法治

男童龙眼卡喉口鼻流血危急时刻这个方法救了他

原标题:男童龙眼卡喉,口鼻流血险丧命,妈妈哭瘫!危急时刻,这个方法救了他!快转发学起来

9月13日晚上,

1岁8个月大的男孩聪聪(化名)

自己吃龙眼,

呛到气管,面色青紫,

妈妈都哭瘫了。

紧急送到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

关键时候,

医护人员只用了一分钟,

就让聪聪吐出了一整粒龙眼,

连肉带核。  

孩子得救了! 

而另一个男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被面条呛到,

数名医护人员接力抢救,

足足抢救了1个多小时,

还是没能把孩子救回来。

抠得满嘴血,也抠不出龙眼

9月13日晚,一个浑身沾满血迹的年轻男子,冲进了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他手里抱着个小男孩,脸色青紫,口鼻也都是血。  

“我儿子吃龙眼卡住了,我怎么抠,都抠不出来。”男子着急说。医护人员一看,孩子已经几乎没有呼吸。一旁的孩子母亲,已经哭瘫了。  

原来,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家人便给孩子喂水果。和以前一样,龙眼连肉带核,就被喂进了聪聪嘴里。  

没想到这回,聪聪咳了一下,便呛到了。接着,聪聪挥舞着双手,痛苦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脸也一点点青了。家人一看,连忙打车往福建省立医院送。  

还好,福建省立医院离家不远,差不多10分钟车程。车上,爸爸试图将卡住的龙眼抠出来。但是试了很多次,都没用,反倒把聪聪的嘴抠破了,鲜血直流。  

爸爸又一阵拍背,也没有效果。看着聪聪渐渐没了反应,家人都急坏了。 

医生朋友圈截图

医生朋友圈截图

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分钟立功

福建省立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郑鑫被急召到抢救室。

他和护士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分钟就救回了孩子。

护士们站在聪聪身后,一手环绕着聪聪的胸部,让聪聪身子稍微前倾,一手在聪聪两侧肩胛之间用力拍打。

郑鑫医生到后,又给聪聪用了腹部挤压法。从身后用胳膊抱住聪聪,一手握拳,掌心向内,放在肚脐和胸骨之间,另一只手按在拳头上,快速向上向内挤压。

这两招在气道内形成剧烈的振动和压力,通常足以使气道内的堵塞物咳出。

差不多一分钟后,聪聪终于吐出了龙眼,连肉带核。

卡住聪聪的龙眼核(画圈处)

卡住聪聪的龙眼核(画圈处)

郑鑫医生说,可能爸爸在路上乱拍,所以龙眼没有完全堵住气道,聪聪一直保持有微弱的呼吸。

吐出龙眼后,聪聪双肺功能很快恢复正常,血氧也恢复得很快。

目前,聪聪整体情况良好。是否有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男婴被面条噎住,抢救无效身亡

另外一个1岁男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快救救我的孩子。”2015年1月5日下午4点许,一对父母抱着一个宝宝,冲进福建省立医院急诊抢救室。

孩子送医前,家长正在给他喂面条。他大声哭闹,哭着哭着,突然失声,脸色都变了,还一直挣扎。不一会儿,孩子面色青紫,失去了意识。父母赶紧抱着孩子,打车来医院,路上大概花十几二十分钟。

医护人员赶紧围上来,一摸,孩子的心跳、呼吸、脉搏都消失了,瞳孔已经散大固定。数名医护人员接力抢救,所有的抢救措施都用上了,足足抢救了1个多小时,但还是没能把孩子救回来。

一切都太迟了。

参与抢救的钱欣医生在微信上写道:“如果在小宝贝窒息后那关键的几分钟内,运用正确的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解除气道梗阻,迅速拨打120,或许这样的悲剧会少一点。”

网络图

网络图

救命的关键,是你会不会急救

而接下来的这个例子,堪称教科书式的家庭急救。

刘丽琴是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讲师,是一名有8年现场急救授课经验的讲师,也是一名妈妈。

2013年12月,她的儿子一周半不到。一天,孩子在客厅边玩,边吃酸枣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被酸枣糕噎住了。等刘丽琴发现时,孩子的面色已经开始青紫。

她一个健步冲过去,一手托住孩子下巴,放置在手臂、固定在大腿上支撑,让孩子头低脚高,另一手用力持续拍打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的部位,同时指挥婆婆拨打120。

大概背部叩击十几秒后,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整块的酸枣糕从孩子嘴里吐出。孩子得救了。

“我无数次在课堂上教学员海姆立克急救法。所以当我碰到自己孩子气道梗阻,我基本上是下意识、本能地现场急救。”刘丽琴说,自己这种职业训练已经变成了肌肉记忆,一旦触发,马上就能派上用场。

她说,其实,海姆立克急救法很简单,不仅是专业人员,普通人都能学会。

今年4月的急救课上,刘丽琴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中的背部叩击

今年4月的急救课上,刘丽琴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中的背部叩击

救了100万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带核的水果,瓜子、花生等又小又硬的东西,很容易呛到气道,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

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气喘声嘶,面色绀紫,这时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解除气道的梗阻。

不完全推测,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100万人。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