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去福建出差,和一位福州的朋友品茶时,他说安徽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画家书法家很多。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他是淮南凤台县家喻户晓的画家靳学德,他的书法功力深厚,尤其在山水画上造诣不浅。靳学德当过兵,退伍后一直在凤台县人武部工作。

靳学德在写生
靳学德为人很豪爽,也很低调谦逊。一次和靳学德聊天,一提起绘画,就和他找到共同话题。他说14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画简单的速写了,整天草纸小画本不离手,见着什么就想画一笔两笔。有时也在雨后的湿地上,河边沙滩上画。

靳学德作品
18岁那年凤台县征兵,他报名参军,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到了部队,紧张的新训生活,他依然没有放下画笔,利用训练间隙,饭前饭后,就寝之前,周末假日画了他心中的火热军营,他当时画的是速写,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眼见着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在他手里一会儿就画出了他们熟悉的场景,都非常惊喜和鼓舞。

靳学德作品
当时条件有限,基层部队的宣传手段就是小广播、黑板报、墙报、小简报,军区报纸主要以文字为主,兼有战士们喜闻乐见的速写、素描、漫画。那个时候部队非常重视基层通讯员队伍建设,大多数通讯员只写文字,像他这样能绘画的就非常少了。为了鼓励通讯员的创作积极性,部队制定了许多奖励措施,给了他极大鼓励。他如鱼得水,尽情发挥着自己特长,整天琢磨着用绘画表现火热的军营生活,他绘画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战斗训练的场景,又有施工生活的瞬间,还有官兵友爱的情景。在部队首长和战友的鼓励下,他把自己的速写作品邮寄军区报纸,慢慢邮的多了,就经常有他的速写作品见诸军区报纸,这一下在连队甚至团里和军区都引起了不小震动,一时间他成了军中小有名气的战士小画家。部队首长把他调到团政治处电影组工作,又安排他去驻地美校进修绘画,为基层部队培养绘画人才。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鼓舞和激励。部队的理想信念、政治教育等,让他的思想逐渐成熟,驻地美校进修也让他绘画水平不断见长。

靳学德作品

靳学德作品
退伍后,由于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和绘画技能,他被安排到凤台县人武部工作。工作后靳学德常用工作之余,拜访名师益友提高自己的绘画素养,临池不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练字绘画。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展览馆收藏,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作专题报道。
靳学德简介:
靳学德(1959),笔名再水,安徽凤台县人。北京书画研究社社员、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安徽中山书画院画师、淮南市美协会员、淮河书画院副院长。师从欧阳中石、吴未淳、徐湛。作品录入国家一级美术师网。 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展览馆收藏,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作专题报道。
参加书画活动:
1999年12月参加99大禹杯迎奥门回归暨建国五十周年书画艺术大展赛,国画获优秀奖。
2005年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华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国画,获三等奖。
2008年参加农民日报社大地书画院、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会举办的首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中,美术获铜奖。
2009年11月,国画《丰收景象》入选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画农民作品展。同年12月2013年9月,国画《潭面无风》入选第20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