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黔南旅游 大放异彩

2016年春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喜迎“开门红”:

春节七天长假期间,黔南州共接待游客278.96万人次,同比增长50.68%;旅游综合收入为 1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3%。其中,荔波县接待游客达65.6万人次,同比增长47.87%,单日接待均超过6.5万人次,70%以上是外地游客。

事实上,将目光投向前五年,黔南州的旅游经济始终一路飘红。

2011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68.19亿元,同比增长24.32%;接待旅游客人数21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74%。

2012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19.96亿元,同比增长30.78%;接待旅游客人数2650.12万人次,同比增长25.16%。

2013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28%;接待游客人数3180.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

2014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44.98亿元,同比增长23.1%;接待游客人数3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2015年,黔南州旅游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旅游局业务指导下,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兴州、创新驱动、龙头带动、融合联动、项目推动”的发展方式,紧紧围绕“产品构建好、服务体系好、市场营销好”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旅游发展方针政策,着力加快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黔南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422.59亿元,同比增长22.5%;接待游客人数476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一个个喜人的数字,不仅折射出黔南州这块旅游胜地的迷人风情,更是体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厚积薄发。

“十二五”以来,黔南州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2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重要平台和引擎,不断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世外桃源 风光旖旎

黔南州位于中国西南的贵州省中南部,这里山高林密,鸟语花香,是难得的世外桃源与天然大氧吧。

这里高品质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且保存完整。全州拥有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30个。仅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就有平塘大射电天文科普文化、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文化、三都水族文化、都匀毛尖茶文化、瓮安红色文化、福泉和贵定的佛道文化、长顺的夜郎文化,惠水的好花红文化、独山的抗战文化、龙里的体育休闲文化、罗甸的水玉文化等。

黔南州绝大多数景区处在500-2000米海拔区,这里年均气温为13.6℃-19.6℃,而人体的舒适温度气温是20℃左右。这些地方年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左右,为同纬度地区的三分之二,光照柔和,是全球紫外线强度最弱的地区之一,有“天然保护伞”之称。

这里地处“东经湘赣通沪浙,南下两广接港澳,西过云南连东盟,北上川渝进西北”的交通要道,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沪昆高铁、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拉近了黔南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并成为武汉、重庆、南昌、长沙等周边“火炉”城市的夏季避暑胜地。

由于这里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度好,生态环境优美,气候舒适宜人,交通快捷便利,已经成为众多游客最向往的新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重点项目领跑 再造迷人风情

山红涧碧,水清如玉,樟水激激,清风吹衣……走近黔南州荔波樟江,犹如置身于水墨画卷当中。“十二五”期间,为提升荔波樟江的品质,黔南州新建了十大水景、樟江经典文化游、薰衣草园等项目。2015年,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迈入5A级景区,成为黔南首个、全省第4个国家5A旅游景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将为国内外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体验、观光项目,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十二五”期间,为提升全州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黔南州大刀阔斧地对全州20个旅游景区进行体质改造、升级转型。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州“2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77.94亿元。如今,古镇型旅游景区的代表——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2015年元月已正式对外开放。三都水族文化风情谷——尧人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建成,使三都成为水族文化旅游之都。平塘大射电——天坑群旅游区进展快速。其中,大射电将于2016年9月正式竣工,将开启中国天眼探索宇宙奥妙的新纪元。2017年可对外接待游客,届时将成为国内天文科普旅游、地质奇观旅游的顶级产品。

此外,贵定金海雪山乡村旅游景区、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都匀剑江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都匀经济开发区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等景区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重点旅游景区品质的提升,也为黔南州旅游业的主力军——乡村旅游、民族村寨带来发展东风。“十二五”期间,结合“20个景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建设,黔南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体验和农家乐为主,兼有康体体验和生态农业观光等四种典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全州共有各类乡村旅游点1680个,18个乡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点和重点建设村寨经营户(农家乐)”,有79个村寨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名录。

 

完善基础设施 服务畅游生活

景区品质稳步提升,黔南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也不断完善。

两个机场、三个水运码头、四条高速路……“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水、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随着通乡公路、通村公路的建设,州内各县(市)之间、中心城市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间的路网逐渐完善,通达性、进入性进一步提高,景区之间道路狭窄、路面差,客流进出不畅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

在此基础上,黔南州建立起以星级饭店为主体,以乡村旅舍、度假酒店、家庭旅馆、生态旅馆、森林木屋等为补充,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旅游饭店体系。极大提高了黔南州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智慧旅游云建设工作有声有色——全州重点旅游区、重要景区景点以及乡村旅游点有线和移动通信已全面覆盖;50%以上星级酒店客房配备了为游客服务的宽带通信服务。州级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已建立,重点旅游县(市)已建成网络和信息服务中心及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旅游便利性和舒适度不断完善。

 

加强行业监管 营造温馨环境

为了将旅游服务在硬件基础的保障上得以提升,2015年黔南州开展了以“文明旅游·全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培训活动,对接州旅游培训基地(内贸学校)、交通部门和各县(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提升旅游服务人员接待水平培训”、“旅游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旅客运输从业司乘人员培训”、“提升市民旅游文明意识和服务意识宣传活动”、“黔南州2015年星级导游大赛培训活动”等系列培训活动。

据黔南州旅游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导游员岗前(继续教育)培训,2015年共培训导游、酒店、景区等行业服务管理人员570余人及涉旅企业148家(次),人数达1171人(次)。同时,黔南州还扎实做好导游考试相关工作,考生学历层次、人数比往年都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考生310人,同比增长37.16%。

此外,黔南州还指导各县(市)开展了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购物点违法经营、旅游纪念品市场、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市场合同格式条款、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沪昆高铁(黔南段)沿线旅游环境等12次专项整治活动,并联合部门开展督查检查工作。对有问题的企业全部予以整改。

 

借助旅游推介会 提升市场知名度

在黔南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黔南州强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科技信息化支撑,发挥旅游综合产业优势,推动旅游与茶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大健康、美丽乡村建设、民族村寨保护等融合发展,并以信息化提升旅行社、景区、酒店等的现代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构建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运动旅游、天文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以营造安全、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提高旅游业对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率。

仅2015年,完成北京、上海、重庆、广州、佛山、长沙、桂林等城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黔南州第七届(荔波)、第八届(龙里)旅发大会,使黔南旅发大会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办会模式,2015年9月23日在都匀成功举办“世博名茶·获奖百年”纪念活动,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各县(市、区)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推介会、展销会、交易会、热卖会共41场次。通过举办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共投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折页等各类宣传资料50余万册,直接受宣游客达150余万人次。

 

品质再上层楼 黔南焕发新彩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满载硕果的黔南州也走进了“十三五”的新纪元。未来五年,黔南州将把生态旅游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最令人向往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梦想如何实现?2015年12月《黔南州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出以国家、省、州相关新精神和文件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势,以黔南州“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和黔南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围绕“产品构建好、服务体系好、市场营销好”的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黔南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指导思想,“十三五”黔南州将深化旅游“123”体系的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旅游发展要素的聚合。

黔南州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黔南州将从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重点旅游项目提升、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创新推进“旅游+”融合工程、加强旅游发展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升黔南旅游品质。

“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将强调大都匀核心和荔波的龙头作用,延伸遗产旅游内涵,体现天文旅游亮点,重视休闲度假养生游、山地户外康体游、乡村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融合相关产业,实施“三大重点综合旅游区引领,特色旅游小区点星罗棋布,旅游集散地三级分布”的空间布局。

黔南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项目提升、优化布局等举措,将引领黔南旅游在“十三五”期间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