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显示,中国自由行游客在购物方面消费占比最多,达到55.8%,交通、餐饮和住宿消费分别仅占13.1%、10.5%和9.7%。
英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最新数据显示,赴法国旅行的中国游客,出行预算的约40%用来购物。美国贝恩公司去年10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依然是全球最大奢侈品购买群体,占比全球奢侈品消费31%。
“中国游客”显然已成为“买买买”最标志性的群体。
各国喜迎“中国游客”
根据日本媒体日经新闻网报道,为了迎接国庆期间大批涌入的中国游客,日本各大百货商场相继推出了面向访日游客的限时日用品柜台,忙着充实在中国备受欢迎的动漫产品、厨房日用品、化妆品、茶具和日式糕点等商品,并配备有中文和英文的介绍说明。有的商场还针对中国游客推出银联卡打折5%的优惠。在大丸百货心斋桥店(大阪市)和松坂屋名古屋店等主力门店,商家支持微信支付。
在中国短线出境游游客的争夺中,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韩国正在动用举国之力吸引中国游客:对中国的团体游客免签,请首尔市长和韩国明星站台,济州岛与支付宝商谈关于免除汇兑手续费的合作。韩国观光公社预计,今年国庆假期预计将有21万名中国游客访问韩国。
其他国家也争相向中国游客投出了橄榄枝:马来西亚宣布从10月1日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泰国也宣布要在10月初推出6个月有效的多次入出境签证;
什么原因使得“旅购”暴增呢?
首先当“旅购”前,你得有张能踏入他国境内的签证。这些年随着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良好沟通,签证政策也是逐年放开。比如一到放假就被刷爆屏的日本、比如“刷我的卡”的泰国、甚至据说连“大庄园国”英国都要对中国放开签证政策了,所以越来越简单的签证也让大家想走就走了。
然后就是各国直航的增加,自2013年起,北京到日本、上海到休斯顿、北京到蒙特利尔、成都到伦敦纷纷增加了各种直航,也使得以前饱受各种转机之苦的中国游客看到了一丝曙光。
关键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网站的飞速发展,使得出境旅游的购物信息和价格更透明。不再是以前雾里看花的懵懵懂懂,越来越多的详细攻略让国人更加敢于走出国门。
中国游客全球爆买的根本原因?
媒体对于中国游客的描述,大多都表现了中国游客“爆买”、“扫货”的壮烈场景。随后,多家媒体对图片中的场景和现象作出评论,并提出多种思考和提示,比如就中国游客热衷日本药品,提示中国药企改进质量、提高信誉、改善用户体验,以便提高药品竞争力等等。
真的是国内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国人更加青睐国外产品?
媒体对中国游客热衷的日产马桶盖、电饭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却出乎多数游客和媒体的意料——所谓日本马桶盖根本就产自中国;在日产与国产电饭锅的盲测品尝中,也几乎没人分得出两者的区别。事实既然如此,媒体、专家此前的所有反思、思考、警示,也就基本成了话语泡沫。
当然,虽然中国已成制造业大国,但仍然在诸多领域处于低水平竞争的草莽阶段,价廉而物不美,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固有印象。而日本制造一向享誉世界,一部分具备经济实力的中国人利用旅游机会购买日本产品,确实也可以理解。只是随着中、日制造之间差距的快速缩小,和“海淘”等现代购物途径的拓宽,这种海外“爆买”行为还有多少实际的经济意义,其实是大可质疑的。换句话说,这种看上去几近非理性的海外“爆买”,更多的可能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是如此之旺盛,以至于中国游客的“买买买”,在很多国家的媒体上已经成为笑谈。
对物质需求的心里饥渴引发的旅游幼稚病
或许,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还没有改变对物质需求的心理饥渴,以至于表现为对购物行为的高度狂热,和对更丰富的精神体验的相对迟钝和冷漠。而旅游其实是一种极其多元的综合体验,对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遗产、生活风貌的观赏和体验,才是旅游的真正魅力和意义。在意大利吃一餐美食,在法国认真地参观一下卢浮宫,在美国体验大峡谷的壮阔,都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经历。相对如此丰富的体验,不管到哪儿都一头扎进商店,甚至根据商店多不多、货品是否便宜来评价某个国家和城市的中国式旅游,实在是有点太过幼稚。
过去,没钱的中国式旅游被戏谑式地归纳为: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或更简洁些的“我到了,我尿了,我照了”。而当下终于有了些钱的中国式旅游,不过又多了一项“我购了”,依然是初级游客最容易感染的“旅游幼稚病”。
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游客都成了疯狂购物的代名词,并和高声喧哗、混乱无序、行为不检等既有印象,共同组合成片面的“中国人”形象。这个形象不那么美好(至少在他们看来),更不怎么真实(至少在我们看来)。但或许这也是个必经的阶段,曾经刚刚富起来的美国人、日本人,也都有过当选“最不受欢迎游客”的尴尬纪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个奇迹,中国游客形象的改观却很难出现奇迹。什么时候,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商店看到什么都不觉得新鲜和贪婪了,中国的经济地位就真的稳固了,中国游客的形象,也就真的改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