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尼日利亚国油大分拆

去年8月完成了高管大洗牌的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最终确定了重组计划——解体。近日,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正式批准NNPC分拆,这不仅是尼石油工业迄今最大胆举措,也是该国政府自油价暴跌之后为提高石油工业效率而做出的最大努力。

不管是去年呼吁的“一分为二”还是最终定下的“七分天下”,NNPC这个尼日利亚最大石油官僚体系总归是被打破了,这直接凸现出尼日利亚面对低油价的局促性,也折射出NNPC的发展弊端,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改革的紧迫感。

 

分拆架构反复推敲

尼日利亚《先锋报》3月8日报道称,NNPC确定被分拆成7个部门,其中5个是与NNPC油气业务相关的商业部门,分别是上游、下游、天然气电力、炼化和经营,另外两个是服务部门,分别为企业服务和财会。

尼日利亚石油部长、NNPC董事、总经理艾玛努尔·伊比·卡其库(Emmanuel Ibe Kachikwu)表示,这是“商业分手”,而非所谓的“解散”。卡其库4天前就透露,NNPC将于近期进行重大调整,拆分成30家独立小公司。

卡其库在公开声明中表示:“这是尼日利亚首次分拆一家国有企业,NNPC未来将被分成30家独立公司运营。像‘集团执行董事’这样的职位将会消失,每家公司都将选出合格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和管理。”据了解,“集团执行董事”这一职位已存在30多年。

作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商,NNPC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管理不善和腐败的不稳定状态,随着油价暴跌致使石油收入受损从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尼日利亚终于正视NNPC的问题,并坚定铲除这个被腐朽官僚主义作风围困的国有油企。

尼日利亚《每日信报》指出,随着“5、2、30”分拆格局的确定,NNPC分拆步伐将加速展开,至于5个商业部门如何分配和管理分拆后的30个自负盈亏的公司,目前尚无具体细节。

英国BBC新闻网报道称,NNPC多年来持续亏损,尼日利亚政府的石油收入主要来自在该国开展生产活动的几家私营石油公司。去年8月NNPC高管层大换血时,“废除”这家国油的声音就络绎不绝,但尼日利亚政府却坚信能够帮助NNPC转亏为盈,然而后者仍没逃过分拆的结局。

卡其库坚信重组计划是NNPC的重大转机,并预计该公司从今年底开始盈利。去年该公司亏损达13.4亿美元,其中炼化部门亏损最严重。目前,NNPC每月损失已经大幅减少,现在大约是1500万美元。卡其库甚至制定了更宏伟的目标,即NNPC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里停止进口精炼石油产品。

不过,考虑到尼日利亚和NNPC的状况,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前,尼日利亚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汽油消费需求,该国4座炼油厂根本无法处理足够多数量的原油,去年其中3座甚至因故意破坏而被迫关闭了7个月进行检修和维护。此外,NNPC还拖欠合资伙伴51亿美元款项,这被视为融资无力的表现之一。

 

铲除腐败刻不容缓

《华尔街日报》撰文称,NNPC的“解体”同时被视为尼日利亚政府为对抗腐败问题而实施的最直接手段。

布哈里去年3月再当选总统时曾反复承诺,彻底改革非洲最大经济体的石油工业,铲除贪污腐败,NNPC必然是首当其冲的“整理”对象。去年11月,布哈里曾计划将NNPC分拆成两个实体,一个是独立的监管机构,另一个是投资机构。

NNPC不透明的商业活动一直遭人诟病,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该公司资金溃散、多年亏损的主因。尼日利亚当前正在与世界银行谈判,以尽最大努力获取资金填补大幅度下降的财政赤字。

尼日利亚上届政府被广泛指责挪用石油部门资金并存在贿赂行为,前石油部长迈杜克(Diezani Alison-Madueke)正在接受尼日利亚和英国的腐败指控调查,她通过律师否认任何不当行为。去年10月,国际反腐部门(International Corruption Unit)在伦敦逮捕了5名被指贿赂和腐败的嫌疑人,其中就包括迈杜克。

据了解,迈杜克于2010至2015年5月担任尼日利亚石油部长期间,前尼日利亚央行行长萨努西(Lamido Sanusi)怀疑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之间,NNPC并未将数百亿美元的石油收入转至国家财政部门,之后迈杜克被迫辞职。

有分析认为,NNPC大分拆是为了缩短石油合同周期,同时审查产量分成合同。尼日利亚大多数石油项目都在NNPC与国际石油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手中,深水项目则主要使用产量分成合同。

非洲能源顾问Antony Goldman表示:“重组不代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改变公司整体结构对资产和负债规模不会带来根本性影响,除非解决行业不确定性,如贪腐问题,同时实施更有效的管理机制,否则尼日利亚石油工业仍然很难吸引投资。”

 

石油工人普遍不满

NNPC大分拆并未获得全面赞同,其中反对声音主要来自石油工人。尼日利亚《抨击报》3月9日报道称,石油工人在尼日利亚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人联盟(NUPENG)的支持下,纷纷对NNPC分拆一事持保留态度,甚至认为这一计划并没有遵循正常程序。

NUPE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激发石油工人的不满情绪,进而导致尼日利亚石油工业更加动荡。

NUPENG指出,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结构调整势必需要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特别是像NNPC这样的关键部门,如果无法实现最佳调整目标,是得不偿失的事情。石油工人绝对是行业调整不能忽略的一环,尼日利亚政府的单方面决定,已经引发了行业内一些不满情绪,而且从法律角度而言,完全不符合程序。

NUPENG秘书长Joseph Ogbebor强调,NNPC的分拆和重塑是尼日利亚国家政策又一次变化,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能否带来正面影响尚无定论,但对该公司管理和负责的石油工人而言,则带来十分颠覆的影响。

“我们质疑这一决定的合法性、公正性以及适当性,绝不容忍NNPC在分拆计划的掩护下,逐步遣散石油工人。”Joseph Ogbebor警告称,“创造就业和工作保障一直是石油企业重组战略的口号,但每次最先被炒鱿鱼的都是那些底层的石油工人。”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