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见习记者郝翊唯】记者今日获悉,去年,国家银保监会加大了对农险违规的处罚力度。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承保理赔档案中存在不完整、不真实问题的档案,编制或提供虚假资料,被罚款10万元。这是财险“老大”中国人保2018年来的第23份罚单,罚款金额累计455万元。

处罚决定书载,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广东分公司分别向所在地保监局报送的农业保险自查报告显示,承保理赔档案中存在不完整、不真实问题的档案分别为9.32万份、5万份,问题档案占比分别25.92%、51.03%。人保财险总公司向保监会报送的自查报告显示,问题档案341.5万份,问题档案占比59.91%。
经查,在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广东分公司自查报告的无问题或已整改承保理赔档案中新发现存在不完整、不真实问题的档案共863份,问题档案占比40.72%。
其中,抽查湖南分公司1070份,发现问题档案433份;抽查广东分公司1049份,发现问题档案430份。
上述延伸检查抽查结果显示,人保财险总公司向保监会报送的自查报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未充分反映问题的情况。
人保财险总公司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经查属实,人保财险总公司罚款10万元;时任农业保险事业部/三农保险部副总经理的魏柏林负有直接责任,银保监会对其予以警告。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长期受财政补贴保费政策的支持。一方面这推动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农险的发展出现了诸多违规乱象。
农险的违规行为

主要体现在承保、理赔、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在承保端,农险的主要问题在于客户身份识别不严、查验保险标的不细致。在理赔端,主要在于理赔现场勘查程序不规范、处理流程不完整和变相收取手续费。而在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则主要在于编制虚假资料。
农民保障有困难
一方面,保险公司在农险上存在赔付额度较低、办理流程冗长、农业保险覆盖品种太少、普及力度不强等;另一方面,农民保险意识薄弱,大部分农民不会为一个小概率事件去掏钱买保险。但是影响着农民投保的积极性的主要还是前者。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曾讨论过农业保险及其在寿光水灾救助中的作用,评论员称,因为这里已经是水平很高的现代化农业,蔬菜大棚投资额一般都比较大,可能就不适用于兜底的保障,没有参与特定的商业保险项目,使得损失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寿光的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说并非个案。
农险的意义重大

农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护伞,决定着老百姓的温饱和社会的安定。而农险的违规乱象,农民生计难保障等问题,无疑会挫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原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曾指出,要正视农业保险客观存在的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农业保险市场规范经营工作抓好。
通过制度规范和约束,督促保险公司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将发展方式转移到完善内控和提升服务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创新发展,引导支持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产品、服务、渠道、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增强农业保险市场活力。
“人保”作为农业保险的龙头公司,起着带头作用。而国家银保监会加大对人保等险企农业保险的违规处罚力度,将更有利于国家精准扶贫,有利于强农富农惠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