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口讯 记者张建星】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1月2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对海南而言,解决执行难的工作非常严峻。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
陈凤超表示,2018年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全省法院同心协力、勠力奋战,执行攻坚。2018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委托中国社科院第三方评估组,对海南法院执行难进行评查后,用“三个没想到”对海南法院执行工作作出评价:一是各级领导如此重视没想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真抓实干的力度没想到;三是取得的整体成效没想到。 陈凤超说:“经过一年的努力,很多拒不执行判决的人主动履约,履约金额达18亿元。2018年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45920件,执结39618件,执行到位金额108.04亿元,评估要求的核心指标自评已全部达标。”
在当天上午的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陈凤超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全省法院将继续围绕服务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持续推动全省法院工作创新发展,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跃升。
陈凤超指出,2019年政策落实年,全省法院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学习理解政策与具体谋划推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法院建设的规划结合好,省高院已经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合作,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司法研究中心; 二要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地。省高院已报批,将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涉外商事法庭,加强国际化审判团队建设。同时,2019年,海南法院要结合海南实际,制定并出台《海南法院自贸区(港)法院建设五年规划》。 三要在发挥内在动力的同时,更好地借助外来力量。省高院已经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协议,邀请国内一流法学院校为海南培养国际化审判团队。同时,省高院与海南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建立外国法查明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努力建设与海南发展相适应的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