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中国最大的露天熊猫文化博物馆之熊猫绿道建成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见习记者郝翊唯】记者今日获悉,四川成都的熊猫绿道已建成,其为天府绿道的重要一环,以熊猫文化为特色,建设5.1平方公里环状“城市公园”和现代化、高品质的102公里区域级绿道,实现打造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慢行交通、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熊猫文化博物馆。

熊猫绿道全线按东南西北4大主题分段建设,东段——优雅时尚、友善公益,南段——创新创造、对外交往,西段——古蜀文化、历史传承,北段——生态文化、科普展示。以“熊猫+”的方式,结合古蜀文化、民俗文化、运动、音乐等主题,同时,以20个一级服务站和19个景观节点小游园为依托,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法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品牌。

360截图20190222150250167.jpg

此外,还将结合三环熊猫绿道主题,基于现有的新增慢行交通系统,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熊猫公交”。

多个节点展现成都独有文化

古蜀风华,这里,熊猫与古蜀文化、四川刺绣屏风的结合,穿上了古装,轻抚古琴、倒茶慢品,体现出浓浓的古雅意味。

道风鹤鸣,表达四川成都的休闲文化、展示道教文化元素、融合天府道士熊猫的文化。大熊猫穿上了道袍,变身“熊猫道士”。

和同一家,源于《旧唐书·吐蕃传》“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体现了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

JNGkcEFVzygiBurXlD5A51NhxoxWMQ3C7cvy1EX5iHwkN1549848490661compressflag.jpg

娇子太极,太极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范式,而大熊猫身体的黑白二色恰似对混沌初分、两仪生成的形象阐释。

此外,还有表现优雅时尚城市气质的“汉唐风韵”节点、表现李白“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意境的“天伦之乐”节点。

多个活力创意元素节点

“时代旋律”节点,由音乐绿岛、儿童趣味岛、熊猫夜光跑道等元素组成,打造以“音乐运动休闲”为主题的熊猫音乐休闲体育运动场。

“丝路万里”节点,由船形剧场、海陆空熊猫雕塑、演艺舞台、熊猫火车书屋、翱翔的熊猫等组成,打造具有海陆空特色的熊猫创意剧场园。

y9sXrb=YZWPB79R0kLW=ZzhXesvsMY6jBN7q2XtuQxGAj1549848490661compressflag.jpg

“创意天府”节点,展现了成都是一座充满创意的中国名城;在“智能机甲”节点,展示的是大熊猫从远古走来,也将伴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勇往直前,走向未来。

“高颜值”景观节点

竹林清韵,大熊猫主要以箭竹为食材,故有“竹林君子”的雅誉。七色时光,穿梭七色童年,共享快乐时光,这是一座充满奇趣的儿童体验乐园。大洋之约,澳洲情缘、倾城之约。展现大熊猫“网网”“福妮”夫妇多姿多彩的海外生活,还有他们的异国伙伴袋鼠、考拉。活力天地,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天地。欧陆风情,中国大熊猫的足迹遍布欧洲大陆,驾临列国,无不被奉为“座上宾”,“啤酒之国”“风车之国”都留下它们雍容华贵的丰神玉影。

efd66f9bcc8f4fca9e1451f981db6358.jpeg

“玛雅古韵”,以熊猫绿道为轴线,在绿道两侧打造小型场地空间,融入了玛雅文化柱、特色景墙、墨西哥拱门等丰富的墨西哥文化元素。在场地中贯穿一条“仙人掌之河”,即沙地与仙人掌的特色植物景观,加上多肉植物种植带和大丽菊花园,展现最具墨西哥风情的植物风貌。

还有展现迷宫魅力的“林踪迷境”、呈现成都戏曲发展沿革的“梨园菁华”、可以放松游戏的“欢乐剧场”。

熊猫绿道全环植物景观分为8段,按春夏、夏秋、秋冬、冬春4类季节交替呈现。春季以樱花、美人梅和垂丝海棠为主,搭配黄花风铃木、紫叶李、红枫等;夏季以红花紫薇和蓝花楹为主,搭配三角梅、红花木槿、合欢、银荆树等;秋季以醉芙蓉为主,搭配桂花、黄花槐;冬季以腊梅、茶花为主搭配茶梅等。

bx9JZN5Cr8jteLypejLBT5SvY9HaiuH5fDFmt7YAxpkho1549848490666compressflag.jpg

“让人们能够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这是建设熊猫绿道的追求与初衷。

【责任编辑:郝翊唯】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