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见习记者郝翊唯】记者今日获悉,第十一届中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讨会上周末在云南省普洱市举行完毕,会议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据悉,此次会议由我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主办,普洱市环境保护局协助承办。来自中德两国以及联合国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会议出席人员有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贝亚特·约瑟局长、联合国统计司亚历桑德拉·阿尔菲耶里处长,生态环境部张文柳女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海生院长,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兰骏副厅长及云南普洱市人民政府李荣副市长出席会议,联合国统计司、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农业和环境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德国生物多样性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西南林业大学,普洱市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委等多个政府部门代表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
会议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战略、工具和实践”。

研讨会期间,包括主旨演讲、专题讨论、经验分享与成果交流等多种活动,与会专家学者前往当地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了解该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探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自然资本核算”、“国家公园体制”的议题。

云南普洱是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和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2018年,该市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示范基地。

会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兰骏副厅长表示,中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讨会是中德生物多样性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将对云南参与中德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上届中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讨会在德国举办,第九届举办于我国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