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一夜返贫” 被非法集资“洗劫”返贫的豫西山村


1117977968_14544657222591n.jpg


 被非法集资“洗劫”返贫的豫西山村

编者按:2015年年末,中央三天内两次提及打击非法集资。各地频发的非法集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正着力打击遏制。

记者近日在豫西伏牛山区采访时发现,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区,非法集资活动十分猖獗,而且呈现出了与城市非法集资活动完全不同的特征。这些深入贫困农村的非法集资活动,让部分农村被“洗劫一空”,甚至整村“一夜返贫”,受害困难群众处境艰难:吃饭、看病、养老、上学等基本民生问题都出现了严重困难……

为何不法分子连乡里乡亲都不放过?为何农民“一骗就上当”?非法集资应该怎么防范遏制?请看本报记者在冬日里的踏访调查。

 

“一夜之间,穷日子又回来了”

崔书芳搬了个小板凳,坐在自家超市门口无聊地晒着太阳。她开的超市,就在河南洛阳嵩县河村乡桥头村村委会旁边,属于村里的“黄金地段”。但整整一上午也没几个人来超市买东西。

 “原来一天能卖七八百块钱的东西,现在一天能卖三百块就不错了。”因为生意太差,从前三两天就要进一次货的崔书芳,现在个把月也进不了一次货。摆在超市一进门显眼位置的方便面纸箱,已经落了一层灰,“这是上一次进的,一直没人买。”

从前生意红火的超市,现在为何如此惨淡?“大家手里都没钱了啊。”桥头村主任张红伟叹了口气。两个月前,这个村子的700多户人家里,有300多户人家卷入了非法集资骗局,全村总计被骗走800多万元。

 

“全村有将近800人这一年白打工了”

桥头村并不是唯一的受害村。“整个嵩县,16个乡,有14个乡都受害了。”这是今年1月初,张红伟从嵩县公安局得到的最新统计数据。

实际上,近两年来,嵩县已发现8起非法集资案,最大的一起涉及3000多户群众,涉案金额近亿元;与嵩县同在伏牛山区的洛宁县,也在2015年查出4起非法集资案件,光是“惠丰投资担保公司”案,涉案金额就高达2.3亿。而在嵩县、洛宁县之外,又有多少农村也在遭受非法集资的“洗劫”?有多少农民积攒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我们还无法确知……

过了猴年春节,张红伟就将由桥头村村主任转任村支书。但现在的他,完全没心情去想这些事情。他要面对的,是村里300多户被非法集资掏空了家底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别的不说,现在连医保的钱都收不齐了。”

嵩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下辖的乡村多数属于贫困村,桥头村也不例外。但这几年来,桥头村其实一直朝着脱贫的方向努力。从2011年起,桥头村还获得了世界银行连续5年总计60多万元的扶贫贷款,用于解决修路、吃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桥头村一直是贫困村,但是这几年的发展,包括有世行贷款的帮忙,在这些贫困村里我们绝对是中上等水平。”

然而,在这次几乎波及了整个嵩县的“宋基诚信保险公司非法集资案”中,被骗800多万元的桥头村,是嵩县损失最为惨重的村子之一。张红伟计算过,如今村里人增加收入,主要靠打工赚钱,平均每人每年打工能赚个万把块钱回来。这样一算,2015年,桥头村相当于将近800人这一年都白打工了。

 “现在我们村子这情况,一下子又掉下来,成了最底下的村了。”张红伟的声调也不由得跟着掉了下来,“一夜之间,穷日子又回来了。”

300多户人家的积蓄被掏空,让很多家庭的基本生活都出现了问题。从出事以来,张红伟几乎每天都要想办法帮一些困难到极点的家庭协调一些钱物来渡过难关。即便如此,他的协调工作也要经常被打断——由于不少村民因为非法集资的事情要到县里上访,张红伟也隔三岔五就收到县里打来的电话,让他“赶紧过来把人领走”。

世界银行提供给桥头村的贷款,2015年就全部发放完了。今后的桥头村该怎么发展?“我不知道。”张红伟摇了摇头。

 

“因为被骗钱这件事,好多家里离婚的都有”

一个贫苦的家庭,如果在积蓄被骗的同时,再赶上生病等变故,无疑是雪上加霜。

桥头村的低保户郭双学家就赶上了这样的情况:他家里只有三间漏雨瓦房、两间土坯房,灶房窗户没玻璃,家徒四壁。郭双学多年卖豆腐积攒的4万元被非法集资骗走后,全家人“一个冬天都没有吃过油”。为了勉强过日子,郭双学借了5块钱买了盐,又在小卖部赊了一小袋米,亲戚送来一桶油,才勉强维持生活。然而,12月初,郭双学又突发脑梗、偏瘫,女儿也突然患上视网膜脱落,至今没钱手术……

相比于身体受到的折磨,因为积蓄被骗而导致的精神上的打击,往往伤害更深更久。

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村民杨麦青,是家里的大姐。父母攒了一辈子用来养老的6万余元,一直由她来保管。因为轻信了惠丰公司的保证和高额利率的吸引,她把父母的养老钱和自己辛苦种苹果挣的钱都陆续存在了惠丰公司。

2014年,杨麦青听到一些关于在惠丰公司取不出钱的传言,自己却并未在意。但随着父亲突发心肌梗塞,急着用钱为父亲动手术的杨麦青,在惠丰公司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之前听到的传言:“我跟他们说我爸都住院了,急着用钱,你们多少先给我一点儿!他们却说:‘你着急用钱你赶紧去借啊,我们这儿现在没钱,过几个月再给你。心脏手术也花不了多少钱,赶紧去借吧。’直到我爸去世,我从惠丰公司那儿一分钱都没取出来……”讲到这儿,杨麦青已泣不成声。

父亲的去世本来就让杨麦青自责不已,而丈夫的态度则更让她难过:“出了这事儿以后,我家掌柜的(丈夫)也不愿意,说不想过日子了,出去打工了一直没回来。”杨麦青的弟弟妹妹们,也纷纷指责姐姐“把爸爸给坑了”……

“这都不算什么,因为被骗钱这件事,好多家里离婚的都有。”一位受害者介绍说。(记者王学良、李钧德、李鹏)


【责任编辑:雨蝶】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