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细数18种西藏地标保护产品

从2003年截至2014年,西藏已有18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为日土白绒山羊、乃东泽帖尔、隆子黑青稞(青稞和糌粑)、安多绵羊(羊毛和羊肉)、盐井葡萄、岗巴羊、扎囊氆氇、那曲虫草、西藏藏药、林芝灵芝、藏毯(西藏产区)、尼木藏香、林芝天麻、曲玛弄矿泉水、古荣糌粑、索多西辣椒酱。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扎囊氆氇

氆氇,是用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扎囊人多从事手工制造和经商,悠久的手工历史使扎囊县获得了“氆氇之乡”的美誉。工艺过程:羊毛洗、捻→棉线制作经线、羊毛制作纬线→手工编织氆氇→整理→成品。

 

那曲虫草

那曲冬虫夏草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地理标志产品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地方标准通过专家组审查。西藏那曲虫草虫体表面色泽黄净,不论虫体大小、色泽均一致,虫草眼睛颜色为棕色,无论虫体大小,看上去均显得粗肥匀称。

 

西藏藏药

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

 

林芝灵芝

林芝灵芝味苦,菌柄和菌盖内容物均呈白色海绵状,因其生长在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特殊环境,使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远高于产自其他地区的产品,深受市场青睐,为灵芝中的上品。

 

藏毯(西藏产区)

藏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构图古朴吉祥,民族风格浓郁;毯面细腻柔软,工艺精湛,美观大方,极具欣赏价值;洗涤不掉毛、不褪色,经久耐用。高原羊毛,毛质坚硬,纤维长,弹性强,光泽好,是织地毯的上好原料。藏毯生产遍布于西藏自治区各地,以江孜、拉萨最为著名。

 

尼木藏香

尼木藏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地方特色明显的藏香,拥有最古老的制作技艺和制作工具,拥有最原始的藏香配方。具有祛除异味、净化空气、提神醒脑、益气养神、驱虫驱蚊、杀菌抗病毒、预防感冒等多种功效。

 

林芝天麻

天麻,特别是林芝天麻,作为藏药中平衡和协调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重要药材,得到了各代藏医的认可和传承。2013年林芝推广种植天麻817亩,产量稳定在2000斤以上,有多达1000多户2000余人参与天麻的种植。

 

曲玛弄矿泉水

曲玛弄矿泉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采自于当雄县境内的曲玛弄泉,泉眼所在位置海拔高度5100米,该水源地被评为首批“中国优质矿泉水源”之一。如今曲玛弄矿泉水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古荣糌粑

古荣糌粑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规范加工工艺,改进产品包装,延长产品保质期,同时进一步开发新品种,生产营养糌粑、风味糌粑等系列产品,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商品。

 

索多西辣椒酱

索多西辣椒酱选取当地优质辣椒品种,辣椒栽培使用牦牛粪,羊粪等有机肥,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辅料选用芒康县现辖区内生产的优质菜籽油。辣椒酱色泽鲜红,气味鲜辣但不刺鼻,口感香辣不燥。

另外八宿荞麦、嘉黎牦牛、类乌齐牦牛肉、米林藏鸡、林芝藏香猪、加查核桃、林芝松茸、墨脱石锅、亚东黑木耳、艾玛土豆 这10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已经通过了技术审查,待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批准公告后正式实施保护。

 

林芝松茸

一个松茸,必须依赖于50年以上的松树根系以及阔叶林的营养支持,同时出生前需要丰沛的雨水,出生后需立刻得到充足的光照才可以成长。而从成熟开始,它的生命只有48小时。

天妒者必为瑰丽。作为对环境要求最为苛刻的美食,松茸已足够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然而不仅如此,除了美味冠绝天下之外,松茸更是含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从此点来看,松茸可谓集大自然万般宠爱与妒忌于一身。

 

亚东黑木耳

亚东木耳生长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西藏亚东县茂密林区里,号称“天价木耳”,因为产量低和营养价值高,野生的亚东木耳能卖到每斤3000多元。

 

米林藏鸡藏

米林藏鸡藏鸡是西藏独有的地方畜禽品种,体形轻小、胸腿发达,以野果籽等为主食,野外生存能力强。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墨脱石锅

墨脱石锅原料为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质地绵软。石锅以灰褐色、灰白色为主色调,形状为桶形,厚2至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米,中等锅的直径为20厘米左右,小锅直径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

墨脱石锅可耐2000℃的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使用石锅煲汤,汤汁香浓可口,味醇厚、持久。常食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是火锅、汤锅、煮饭、炖肉、煮菜的极佳器具。

 

加查核桃

加查核桃具有补脑健身的功效,是优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药材。同时,核桃木材质细腻坚实,纹理美观,可用于高级家具。而且根深叶茂寿命长的核桃树,也是绿化山区、庭院和道路环境的优良树种。

 

类乌齐牦牛肉

素有“西藏小瑞士”之称的昌都类乌齐县,其牦牛一直以膘肥体壮、肉质鲜嫩、口感好享誉区内外。

 

林芝藏香猪

藏香猪是高原特有的原始猪种,嘴尖头长,蹄细骨硬,善于奔跑,非常强壮,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山间密林中,被誉为“高原之珍”。

 

艾玛土豆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艾玛土豆是当地人们不得不提的美味。艾玛土豆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使用化肥,这样种植出来的土豆虽然在个头和产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口感香甜,再加上藏式特色做法,这种土豆成为许多藏家人餐桌上的佳肴。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