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见习记者郝翊唯】记者获悉,自4月起,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正式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即“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纳入工作。完成纳入后,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据悉,这是继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后,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彭博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三大债券指数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为富时罗素和摩根大通。初步估算,中国债券加入该指数后,未来2年带来的外资资金流入在千亿美元的数量级。

彭博公司表示,中国债券的具体纳入工作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第一个月将纳入中国债券在指数中应占比重的5%,之后每个月会再增加5%,20个月完成全部纳入。被完全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后,人民币债券资产将在该指数总市值中占比6.03%,成为这一指数内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货币债券。
同时,彭博公司还表示,除全球综合指数外,人民币计价债券还将被纳入全球国债指数和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债券指数。
根据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统计数据,将有364支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完全纳入后,将在该指数54.9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占比达6.06%。

相关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到中国债券市场,增加债券市场流动性,为国内债市带来持续强劲的配置力量。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9年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约88万亿元,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广度与深度。

2017年7月内地与香港“债券通”推出后,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情况下便捷地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截至3月28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已有242家境外投资者完成备案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较2018年末新增超过20%。
最新数据还显示,截至2019年2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累计发行“熊猫债”2030.6亿元,同时已经有1332家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约1.76万亿元,其中通过“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投资者有619家,持有债券规模约198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