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迈向全球化 合作天地宽——河北企业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纪实

近年来,河北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按下对外开放“快进键”,提升本省企业国际化水平,加速融入世界市场。201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出口总值增长5.5%、对外投资增长15.4%。今年一季度,上述3项指标又分别同比增长10.6%、4.2%和10.8%,河北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项目投资全球化

让优势产能走出国门

在南非林波波省塔巴津比市,群山怀抱之中,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格外醒目,这是金隅冀东水泥在南非投资建设的曼巴水泥厂。投产3年多来,工厂年产量已达到设计产能100万吨,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还出口到邻国博茨瓦纳。

曼巴水泥厂项目是河北省优势产能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

以河钢集团为例,其2014年收购了南非最大的铜冶炼厂和年产销量约20万吨的世界级蛭石矿;2016年完成对塞尔维亚国有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收购,建立我国钢铁行业首个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今年1月,与印度塔塔钢铁集团签署股权收购及相关协议,将出资收购塔塔钢铁位于新加坡、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钢铁资产70%的股权。

近年来,河北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推进更高层次开放,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北已在境外投入运营的钢铁项目有8个,形成产能635万吨;水泥项目4个,形成产能240万吨;玻璃项目2个,形成产能142万重量箱。今年1月至3月,河北对外投资总额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

产品营销全球化

让河北制造畅销世界

“我们正在赶制的这批铝合金电缆,价值1000多万元,将全部发往国外。”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明达线缆集团生产车间,总经理雷文康告诉记者。

近年来,河北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贸易市场也日趋扩大,出口贸易伙伴已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和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晶龙集团的光伏产品已出口至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晶龙集团又与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展开了深度合作——为孟加拉国首个大型太阳能电站28兆瓦项目供应全部光伏组件;为阿联酋迪拜Aramex公司3.2兆瓦屋顶光伏项目供应全部单晶PERC组件;为印度Brabourne板球场屋顶项目供应865千瓦高效单晶PERC组件。目前,晶龙集团60%以上的产品出口,进入了“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依托国际网络体系,采取兼并、重组、参股等方式,迅速进军世界市场,这是河北外向型企业探索的一条发展路径。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河北钢铁成功收购瑞士德高公司。德高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与服务网络,在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全球客户达4.3万家,每年在全球销售钢铁总量达2200多万吨。2015年6月,河钢集团控股德高公司,搭建钢铁产业链全球化营销服务平台,叩开了欧洲高端市场的大门,大众、西门子、奔驰、宝马等企业逐渐融入河钢的国际“朋友圈”。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河北省对外贸易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551.6亿元,同比增长5.1%。今年第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821.9亿元,同比增长4.2%。

平台建设全球化

让合作园区百花齐放

从在1.9平方公里土地上开始艰苦创业,到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从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到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开发区已经成为秦皇岛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像秦皇岛开发区一样,河北省各开发区不断加大精准招商和开放合作力度,加速向高端高新产业聚集,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近年来,河北省实施开发区提档升级行动,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2018年,位于渤海新区的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工信部正式批复,成为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市场的中小企业合作区,已签约和落地的中东欧企业达40余家。

拥有54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沙河市则把园区开到了国外。他们把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规模化工业园区作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深入调查引导,组织市内企业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分别建设了平板玻璃生产及特种玻璃深加工工业园区。在肯尼亚工业园区的项目,为周边区域提供优质玻璃80万重量箱。

由唐山企业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建设的天唐工业园,经过10年建设已经形成了钢铁、海绵、板材等工业体系,直接解决当地就业2000余人,间接拉动就业1万人以上。天唐工业园还吸引了众多鞋厂、卫生纸厂、轮胎厂等建成投产。2017年,乌干达政府又让天唐集团主导开发一个占地3700多亩的国家级工业园,不到两年时间,占地面积2.51平方公里的姆巴莱工业园园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该园区企业投资人张志刚告诉记者,园区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吸引入驻企业30家,总投资6亿美元,可为乌干达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 英)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