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河南辉县讯 申成勇 报道】“我们负责对口帮扶的两个村,一个2018年已经脱贫,另一个明年就能实现摘帽。”近日,河南辉县市供电公司总经理甘慧勇谈起脱贫攻坚,感触良多。他笑着说:“因为供电公司的扶贫工作做得扎实,所以政府一次给我们加压两个村的扶贫任务,在辉县市扶贫单位中独一无二。”“两个贫困村的具体情况有差异,河北村紧邻辉林公路,虽然交通便捷,但无支柱产业;而北岸泉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土薄石厚,属于深度贫困。”辉县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佳宇对贫困村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表示该公司党委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工作小组,实行了班子成员带头、党员结对帮扶的模式,92名党员干部“1+1”对贫困户进行全方位帮扶。

图:鸟瞰河南省辉县市
正是帮扶村自然条件的差异,辉县市供电公司在帮扶策略上也是因地制宜。在河北村,扶贫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脱贫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帮扶成立了3个种植合作社,种植食用菌、优质麦种,通过产业发展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渠道。同时,帮扶村里建成了一座500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5万元左右。
2016年结对该村之后,辉县市供电公司所实施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改造升级电网。该公司投资70余万元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4.24千米、配电台区3个、改造户表436户、安装路灯50盏,全村的供电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现在,村民家的空调、电磁炉可以随便用了,夜晚出行也很方便。”河北村村书记杨启山描述了扶贫工作队帮扶之后,村里的用电变化。

图:一线电力工人在高温下加班加点,守护百姓清凉。
河北村全村共290户,人口1479人。截至2019年3月,建档立卡的贫困户57户193人中,累计脱贫45户171人,剩余贫困户12户22人,贫困发生率为1.49%。尽管2018年河北村就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辉县市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停止。他们
对下一步工作有着详细的规划,确保村民获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不返贫。
2019年3月,扶贫工作队在上报给该公司党委的脱贫攻坚述职报告中写道:“2019年的工作目标,要切实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目前,扶贫工作队正在帮助河北村打造一条特色文化街,修建100多米的文化墙和一个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宣传文化内容聘请专业广告公司设计,让村民享受到经济改善的同时,也享受文化素养的提升。
北岸泉村地理位置偏僻,位于辉县市北部深山区。全村共167户50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户350人。2017年脱贫76户255人;2018年脱贫3户6人。截至目前,还有42户85人未能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6.8%。
该村山地面积占全村面积的80%,耕地灌溉难、收成差。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扶贫工作队实施的主要帮扶措施是让村民易地搬迁,积极争取易地搬迁政策,最终完成易地搬迁70户,搬迁人口231人。这些搬迁至佳怡社区的70户居民,通过政府安排、帮扶企业安排和自谋职业等方法,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拥有了稳固的增收渠道。
即便生活条件艰难,许多村民仍旧眷恋故土,不愿搬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山。对于这部分仍然居住在北岸泉村的村民,扶贫工作队同样用尽全力、想尽办法,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解决用电、饮水等生产生活相关问题。
2017年,辉县市供电公司投资114.4万元,为北岸泉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56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3个,增加配变容量300千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3.49千米,改造下户线0.54千米,改造表箱26个;2018年,投资35万完善了村内低压电网设施,投资2万元改善吃水井配电台区,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大自然总是公平的,虽然我们村耕地少,但是我们有万亩生态林。下一步,我们打算带领农户开发乡村旅游,实施山林采摘,打造具有古村特色、民俗韵味的美丽乡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公司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王晓辉对北岸泉村的将来满是期待,他表示,按照现在的扶贫措施一步步实施,到2020年底北岸泉村即可实现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