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郑州讯(李丹 秦泽厚)2019年6月23日,夏至节气的中原大地,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繁茂景象。上午九时,位于郑东新区CBD商务外环王鼎国际大厦17楼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中心,浓郁的科研氛围,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正埋头实验。他就是博联慧绿实施“凤凰计划”以来引进的又一位全职博士杨海健。

杨博士介绍油烟治理设备科技亮点 陈华东摄
如果不是博联慧绿实施“凤凰计划”,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杨海健就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继续在家乡许昌的一家烟草央企任职。但现在,他坐在河南蓝眼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办公室里,职务是常务副院长,面对的是围绕环保产业链中的大气污染治理这一主题,选定餐厨油烟综合治理和工业烟尘治理(非电行业)为主攻方向,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一批人,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引进、集成孵化等方式开发出行业一流的科技领先产品。并力争在3-5年内把研究院打造成行业第一、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平台。
2018年6月,博联慧绿开始实施“凤凰计划”。截至2019年6月,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有12名博士从国内外以不同的工作方式进入博联慧绿,担负起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任。
博联慧绿实施“凤凰计划”的最初动因,源于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急需。
谈及博联慧绿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却实施类似于郑州市政府招才引智工作的“凤凰计划”,博联慧绿环保科技集团副董事长王深冬女士表示,近年来,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加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次第推进,环保投入不断增加,大批减排工程上马,面对急速升温的环保治理需求,我省环保产业的准备工作却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与一些发达省市相比,我省环保产业还存在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与我省每年的环保投入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整个行业亟须做大做强。博联慧绿作为河南省餐厨油烟、工业VOCs治理的领军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势而起,加大环保科研投入,做好产、学、研工作,并实现突破。因此,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进行环保科技创新,形成了人才集聚效应,助推博联慧绿创新发展的“凤凰计划”就进入了集团董事会的视野。
据了解,“凤凰计划”的实施绝非偶然。博联慧绿作为一家研发餐厨油烟、工业VOCs治理高科技集团,担负着为客户提供“大气环境+智能互联网+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重任。随着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迅猛发展,集团研发的餐厨油烟五段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我省新密、登封等地全面推广,对集团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如何快速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使人才队伍迅速成长起来,为推动集团创新驱动发展,集团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突破、颠覆性跨越性技术攻关、新兴业务空白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岗位需求,全面启动“凤凰计划”——人才引进计划就水到渠成。
“博联慧绿环保科技集团自成立以来就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集团一致认为成功的企业,必然是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6月22日,博联慧绿董事长张泽民对记者表示,博联慧绿是人才兴企的受益者,甫与环保“结缘”就引进林眼博士团队,并联合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发“五段式餐厨油烟综合治理解决方案”被业内誉为治霾神器,并越来越受各级领导关注,一批项目在多地建设。技术合作的企业也纷至沓来,集团业务也蒸蒸日上,业务板块也扩展到其它大气治理板块。
刚刚加盟博联科技集团的杨海健博士表示:“博联慧绿的诚意让我感动。他们向我展示了一个干事业的契机,一个做事业的空间。在博联慧绿,我面对的是全国的环保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大。我感受到了博联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任何企业的生机与潜力,同时也对环保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就是如今博联慧绿的真实写照。博联慧绿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备的干事创业支撑体系、浓厚的科研氛围,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选择博联、加盟博联,相信这些人才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助力博联实现跨越式前进,助力中国环保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