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广饶有了绿色环保汽车产业园

1.jpg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愿我们用坚守住家园的绿水青山,让青山绵延,福泽后代。”汽修行业的环保治理问题也成为了环保治理的重中之重。

面对环保高压态势,针对汽修行业,很多地区开始大范围查处,一刀切现象极为严重。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曾表示,环保部从来没有要求环保部门在实行管控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一刀切的方法太过于简单粗暴,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这样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汽修行业的环保治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疏导。那如何疏导?成了根治汽修行业环保顽疾各地方政府面对的一大难题。

记者日前走访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亚坤绿色环保汽车产业园。了解到,广饶目前有200多家汽修商户,分部范围广而散乱,并且这些商户中,绝大多数的商户没有安装环保设备,在钣金烤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VOCs)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对存放和处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危废如:废机油、废油漆桶、电瓶等都随意放置,自行处理,没有按规定存放和统一处理,留下了很大的环保隐患,针对广饶仍至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汽修行业这一普遍顽疾现象,亚坤绿色环保汽车产业园作为社会的担当者,行业的推动者和创新者,给出了极佳的环保治理疏导解决方案。

亚坤绿色环保汽车产业园以打造绿色汽修行业为目标,以汽修商户分布广而散难监管和环保整改设备费用高两大难点为切入点,提出了“两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即“商户统一入园 园区统一治理”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让目前分散在各个地方的经营户进入专业的汽修园区经营;进入园区的商户无需自己投入环保设备,由园区统一建设“园区钣喷中心”,并分为三个区块:中涂钣喷区、整车钣喷区、大车钣喷区。园区环保设备以能达到山东省2020年1月1日以后50毫克/m3的标准为依据配备。设备投入的相关费用,无需商户承担,全部由园区承担。当商户有钣喷业务时,到园区内指定的钣喷中心进行烤房内喷漆和烤漆作业,不得在商铺的室外露天喷漆。在经营过程中,商户需提前告知园区工作人员,进行排班,并确定使用时间,由园区统一安排,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关于环保的一切事务均由园区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

社会赢,汽修行业对环境及居民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危害彻底根除,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政府赢,便于对汽修行业环保等方面的监管,解决了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难以监管汽修行业的难题。由原来的需要对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经营户说话变成了只需对一家说话——汽修园区,这样对于汽修行业环保治理的工作才能实实在在的有效落实。

商户赢,商户入驻园区后,对于环保设备无需投入,做到了省钱的同时还能经营,同时也不必担心或是处理环保方面的问题,只需用心做好自己的经营就行,真正的做到了入驻园区省钱、省心、省力。

园区赢,做为园区虽然花钱投入了设备,但却完成了招商,启动了市场,盘活了固定资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选择汽修行业环保治理方案方面也注意到了汽车环保产业园区对环保的意义,在绿色环保汽车产业园的打造方面给予各方政策支持,但由于此系新生事物,有待于各方加大支持力度与出台创新举措。唯有如此,作为传统污染大户的汽修行业才有清新洁净的美好未来,一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梦才能在我们脚下一步步走向现实。来源:中国报道 王兆雷 冯勋明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