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综合】由全国宣传干部学院2019第五期全国地市报、都市报,社科期刊负责人岗位培训班开班,我有幸走进这里,成为其中的学员。

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新生
清晨,喜鹊的喳喳声唤醒了东边的那轮红日,迎着朝阳,我们开启了新的一天。橙色的阳光透过树木形成一道道光束斜射到地面,给绿草勾上了一片金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如茵的绿草地里间隔着铺上石板,这样的小路有很多,是学院环境的特点之一。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是楼宇绿地间连通的纽带。阳光照亮了一条条曲折的小路,漫步其间,行至花草深处,欲折回时,暮然回首却发现这是到了花草掩映下的转角处,小路的尽头是通往教学楼的大路。


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学习
上课没有铃声,但课前10分钟大家都已准备就绪,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讲座的开始。从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有宝华副院长的开班讲话到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中央宣传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李军、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陆小华、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李文堂,他们高端权威分析、解读、领会新闻工作的守正创新,当前经济形势,出版和采编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出版强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怎样从融媒体到智媒体等等。在这改革的混沌期、发展的转角处,是坚持守正还是俯首成为资本的奴隶?我们徘徊、迷茫,需要方向的引领,技术和方法的指导。通过学习重新审视自己,再次梳理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求索
从三联生活周刊、厦门日报、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大学期刊社、四川日报到超星集团,不同的媒体,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转型之路的经验交流。如何增强“四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导向、守阵地、把关口,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工作中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新理念方法手段,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我们沟通、交流、碰撞、学习,话越来越多,情越来越深,心越来越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尚漫》成功把线上的资源导引到线下并进行衍生开发,加大了产业链;《瑞丽》只为奢侈品品牌定点定向服务,随着客户需求的延伸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手段;当传统媒体都在考虑融媒体、互联网+的时候,《英才》另辟蹊径,精准的定位,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坚持自主策划自主访谈,把杂志作为平台来盘活更多的资源,进入产业链的发展方式⋯⋯事业赢在转折点,我们要把控好转折点,学人所长,克己所短,我们要理性分析自己所在媒体的个性,精准自己的定位,探索寻找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道路。要做专做精做强自己,认真思考规划未来的发展,不断创新并层层积累,提升含金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的每一天,我们都在自豪
在中宣部部史展上看到中宣部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宣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宣传思想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中一支十分重要力量。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如今的传播渠道、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便利化,大数据、区块链的广泛运用让透明度越来越高。信息如何加工?服务怎样延伸?媒体是党的喉舌,作为媒体人要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保证我们发出的声音的权威性。
“编辑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架构师”,“一本好书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编辑”⋯⋯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这是一次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的学习!


在这里的每一天,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大家奋笔疾书,努力把所有讲座内容记录、领会、贯通、运用⋯⋯窗外,松鼠、猫、狗、喜鹊、山鸟、蜂蝶等各种动物伴我们一起聆听,悠长的蛙叫声、蝉鸣声陪我们度过每一天。
即将离开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满怀信心再出发。我们即将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社交的圈子里、家庭的港湾里,在这200多个小时里,我们留下了满满的记忆,带走在这里收获的新思想、新方法,不盲目跟风,分析自己做自己所长,把控好转折点,保持一颗守正创新的心。5年一次的培训太长,我们期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充电,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终是要面对现实,经过这次学习,要领会精神去创造一种影响力。“千睹不如一看,一看不如一干”,要用我们的脚力走出去,去切身体验、了解、调研基层情况,聆听肺腑之言;用我们的眼力去发现需求,寻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服务的方向;用我们的脑力策划主题、创造有影响力的事件,为企业服务为媒体提升品牌含金量;用我们手中的笔写好企业故事、写好媒体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让我们凝心聚力,坚定使命与担当,捋起袖子加油干,向着行业领军而努力,向着出版强国而努力!

作者简介:
姚咏梅,号素心,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记者部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首都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优雅Space联合创始人。
近20年的新闻媒体工作经历养成了用独特的视角捕捉新闻,通过对于光远、成思危、吴敬琏、林毅夫、樊纲、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等专家、学者的访谈培养了积极、热情、轻易不言输的个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她的座右铭!做知性优雅女人、做最好的自己是她的追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她的行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