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河南警方集中销毁一批收缴非法枪支及管制刀具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郑州讯 孙元林 聂权 颜亚平】为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省会郑州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全力推动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铲除枪爆源头祸患,有效遏制打击枪爆违法犯罪活动,8月12日上午,河南郑州警方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文化广场举行“销枪爆,除祸患,保大庆,护民安”为主题的全省集中统一销毁非法枪爆物品活动主场仪式。仪式结束后,省会警方对收缴的枪爆物品、管制刀具进行展示,并当天在济源市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对报废及收缴的各类枪支、管制器具进行集中销毁。

30c6f6f08c200c075f4967d2dd9fa9c.jpg

——现场

上午10时,在郑东新区如意湖文化广场,河南省公安厅副厅级巡视员陈利致辞并宣布启动集中统一销毁活动。活动现场,省会警方展示了2019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收缴的非法枪支和需要报废的公务用枪612支,其中,公务用枪348支,民用枪支264支;管制刀具21530把。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召开在即,为全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下一阶段的行动中,将进一步加大对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坚决查处一批涉枪涉爆案件、查缴一批非法制贩枪爆物品的源头窝点和网络、消除一批涉枪涉爆安全隐患。”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爆大队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战果

自2018年2月份以来,为严管严控枪爆物品,依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按照全国、全省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部际、厅际联席会议决定和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郑州市公安局牵头,建立了由市综治办等20个部门参加的郑州市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两年打击整治枪爆物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以来,郑州市公安局通过强化日常检查、网上巡查、重点排查和群众举报等工作措施,广泛收集、摸排各类涉枪涉爆违法犯罪线索,按照枪爆源头没有查清不放过、贩运网络没有摧毁不放过、制贩窝点没有端掉不放过、在逃人员没有抓获不放过的“四个不放过”要求,对发现的涉枪涉爆线索,逐条组织核查盯办,顺线追踪、追根溯源。据统计,2019以来,全市共查处涉枪涉爆刑事案件10起、刑事拘留41人,办结部督、省督案件5起,开具危爆物品万元大罚单51起;收缴炸药25080千克,雷管67800枚,导爆索3600米,导火索1050米,易制爆危险化学品26余吨,枪支75支、改制射钉枪355支,子弹104000发,废旧炮弹91枚,打击整治枪爆物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案例

2017年8月份,郑州海关缉私局、中牟县公安局联合行动,在中牟县抓获非法购买制式枪支的犯罪嫌疑人康某,通过循线追查发现,贩卖枪支的犯罪嫌疑人网名为“美洲鹤”,其利用境外聊天软件向我国发展代理商,从国外大肆走私枪弹入境贩卖。2017年11月10日,中牟县公安局在北京将康某的上线白梓峰抓获,经进一步查证发现,昵称“美洲鹤”的犯罪嫌疑人盛某通过聊天软件发展多名国内代理,并长期向国内走私贩卖制式枪支弹药。经逐级汇报,决定该案由公安部组织指挥,河南省公安厅牵头,郑州市公安局、郑州海关缉私局、中牟县公安局主侦,部、省、市、县四级公安机关联动,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2019年1月20日,专案组在首都机场抓获走私贩枪案顶层嫌疑人盛某(网名“美洲鹤”,男,30岁,江苏省常熟市人)。经进一步侦查,深度挖掘,截至2019年7月10日,该案共摧毁跨国走私贩卖枪支弹药渠道七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抓获国内活跃的枪支卖家18人;抓获的购买枪支嫌疑人中,涉嫌绑架、敲诈勒索5人,制毒贩毒1人,涉黑犯罪1人。收缴各类枪支32支,其中包括“AR-15”突击步枪、“格洛克”手枪、西格绍尔P226等火药动力枪支21支,9mm、5.6mm制式子弹1.7万发,已鉴定制式枪支零部件177件。

089aaee49e8b5f039a93e892adc5235.jpg

2019年3月21日中午,登封市局大冶镇派出所所长张英伟带领民警在对大冶镇火石岭村一非法采石场排查检查时,发现该采石场有非法使用炸药进行爆破作业痕迹,随即展开调查工作。通过走访村民,在火石岭村一独家小院冯某家中查获一个非法制造、储存炸药黑窝点,当场查获私制炸药13余吨、制作炸药原材料硝酸铵、硫磺粉、氯酸钠、碳粉25吨及制作炸药作案工具等物品。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张英伟所长带领民警连续作战,顺线追踪,又在火石岭村查获一个非法制造土制雷管黑窝点,当场收缴自制土雷管3000余枚、制作雷管原材料电点火头、雷管连接线8箱及作案工具等物品。目前,此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并带破命案1起。

2019年4月28日20时许,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值班室接到经开分局治安大队报告:在辖区内祯达路一物流公司,安检员在检查由开封发往河北廊坊经北京中转的货物时,发现一疑似爆炸装置。接警后,治安支队危爆大队民警迅速出警,将此疑似爆炸装置成功拆除后,发现是由7卷疑似装药(长20公分、直径1公分,未装炸药)、定时开关、导电线、电池组成,寄件地址显示为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黄河大街南段,寄件人张某,收件地址为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道某超市,收件人姓名为饭饭。按照寄件人地址,民警前往开封市调查。经侦查:此案是一个非法制作、储存、网上销售炸弹型充电宝“窝点”,违法嫌疑人张某毕业于河南省某机电职业学院。民警从张某居住地现场查获炸弹型充电宝成品1个、大量的半成品和原材料,以及张某在网上已销售的成品炸弹型充电宝成品12个。刻不容缓!经开分局当即组织民警兵分五路,连夜奔赴黑龙江、山东、广东等7个省市,经过近10天的连续奋战,成功将已邮寄出去的11个炸弹型充电宝全部追回,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提醒

在此,省会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涉爆涉枪的规定,支持配合公安机关,共同维护好省会社会治安秩序。尤其是那些枪支收藏爱好者、喜欢利用仿真枪彩弹进行CS战队游戏者、持枪偷猎者、非法私存爆炸物品者等人员要主动上缴枪爆物品,争取宽大处理。并希望广大市民拨打举报电话110或69623700,积极检举、揭发此类违法线索,对举报涉枪涉爆有功人员,省会警方将根据《郑州市公安局对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进行奖励的通告》相关规定,实施奖励。

据悉,此次集中销毁后,省会警方近日还将在登封、郑州黄河滩地对收缴的各类子弹、废旧炮弹等爆炸物品进行分批次地集中销毁。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