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河南洛阳讯 李健 李文召 王克卷】中秋佳节,丹桂飘香。9月12日,河南省新安县医养中心迎来了第一个中秋佳节。“孝心月饼”宴上,102岁老寿星范赞练,吃一口特制的中秋月饼,竟然美得热泪盈眶……
新安县医养中心是在新安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基础上,由县中医院与县民政局联合兴建一家医养中心。
今年7月1日,新安县医养中心作为洛阳市首家县级医养结合项目实施运营。省、市、县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医养结合中心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消费日报、医药卫生报、三农在线、今日头条、洛阳新闻网等媒体先后对医养中心给予了全面报道;省内外20多家卫生、医疗结构前来考察交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近年来,中央、省、市领导对养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指示精神,洛阳市委、市政府也对加快医养结合中心建设出台了文件,大力倡导构建医养结合新模式。新安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多次在县主要会议上对此进行专题研究。2018年8月,新安县中医院与县民政局开创全省合作先例,联合推进新安县医养结合的发展建设。


“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为家庭减负,让社会放心”是新安县医养结合中心的服务宗旨。医养中心依托新安县中医院平台,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深度结合,致力为高龄、失能、失智、空巢、半护理、全护理及临终关怀老人患者提供以医疗、养老、康复为核心的全方位服务。
由于医养结合中心服务的是特殊人群,所以他们对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更细的标准要求,确保把“尊老、敬老、爱老、护老、扶老、助老”和“诚心、细心、爱心、热心、耐心、孝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


同时,医养中心创建了“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管理闭环,实现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及时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需求。医养中心设有总监控室,运用的是智能安全报警软件,每一位入住者的位置及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在大屏上一目了然,稍有异常,就会报警。入住者的手腕上都戴有智能手环,手机下载有APP,家里人随时能看到入住者身体状况。每一位护理的护士与入住者家属都加有微信,可以随时沟通。病人身下铺的床垫,可以传递病人心率信息。卫生间不仅设有伸手可及的对讲系统和报警装置,还安装有智能化蹲便器,病人蹲大便器只要超过20分钟,总监控室就能接到报警信息。

尽管医养中心还在探索发展,面临着诸多经济压力,但他们作为医者“心怀苍生,大爱无疆”的职责却始终牢使命,不忘初心,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回报社会。运营至今,中心已医养孤寡老人20多位,并通过导医台,为周边群众免费检测血压、血糖,建立档卡资料,为群众预存第一手资料,目前,中心已服务群众700多人。


9月12中秋之际,新安医养中心特为入驻老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联欢会。中医院院长李小伟与医护人员一道与老人们一起欢度中秋佳节,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满满的祝福。


在活动现场,副院长邓娟和医护人员为老人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月饼和各种水果,同老人家们亲切地交流,聆听着他们讲述过去的家长里短,陪伴他们唱戏曲,听红歌,诗朗诵,老人们个个笑逐颜开,医生们还细心地为他们拍下了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