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辽宁鞍山讯 王同文 李学坤 报道】历时三天的第八届中国辽宁(鞍山·海城)国际镁质材料(新材料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镁博会”)于9月13日在鞍山海城市落幕。与会者一致认为:辽宁鞍山海城镁产品真可谓称得上“辽字号”。

据介绍,辽宁是全国菱镁矿储量最集中地区,具有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矿产主要分布在海城、大石桥、凤城、抚顺等地,储量20多亿吨,占全国储量八成左右,占世界储量近二成。镁产业主要分为镁质耐火材料、镁质化工材料、镁质建筑材料、镁合金材料,以镁质耐火材料为主,应用于钢铁、水泥、有色冶炼、玻璃等行业。镁质材料加工企业产品占据了国内近90%、国际近60%的市场份额。目前,该省有镁质材料企业千余家,其中菱镁矿山开采企业超百家,年生产规模达2000多万吨。其中,海城市菱镁开采及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家,培育了海镁总厂、后英集团、海鸣矿业等一批菱镁行业知名企业;以菱镁为原料直接或间接生产的各种镁质耐火原料、碱性定形耐火材料、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镁质化工材料、镁建材、镁质功能性材料等八大系列达数百种产品,镁制品年产量达1050万吨,2018年菱镁产业总产值实现311亿元。

近年来,高品位矿石日趋减少、产品加工度不高等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使我省镁产业发展陷入瓶颈。瞄准中高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降低污染排放,是辽宁镁产业“美起来”的突破口。

在产业规划方面,辽宁省通过资源整合、“上大压小”、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有效措施,引导企业提升对产品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高端市场空间。在节能减排方面,我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尽量做到少采、限采,确保资源存储量。采用高效滑石、萤石矿浮选技术,提升低品位矿石、粉矿、碎矿的综合利用率。以低品位矿石开发出镁建材、硼镁肥等产品,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后,我们将搭建更多平台,促进产业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线,引导企业研发高效节能、功能性强、附加值高的产品,助力镁产业快速发展。”辽宁省国家新材料基地工程中心主任侯慧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