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引领时代 洞见未来——清华经管EMBA课程体系升级发布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北京9月20日电(张建星)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九月清华的风貌,那一定是“新”。

在爽净的秋风中,新学期拉开序幕,校园里迎来了带着梦想与好奇的新面孔。商场上身经百战的企业家,也成为清华经管EMBA新的一员,以坚实的步伐走入人生的新阶段。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与百年清华一起抒写新的传奇,人文日新,无问西东。

期待与责任同在

当下,全球性科技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面对着时代的变革,关注着同学们突破自我的渴望,走过十七年光辉历程的清华经管EMBA不断创新探索,拓展培养时代新型领军人才。

新闻图片.png

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主任贾莉老师主持

2019年9月18日下午,清华经管学院综合EMBA课程体系升级发布活动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煜波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综合EMBA课程体系升级责任教授何平,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综合EMBA课程体系升级责任教授朱恒源,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主任贾莉老师,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谦老师,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庄丽老师,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主任助理刘圣华老师等领导出席发布活动。

图片1.png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煜波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煜波教授介绍了综合EMBA课程体系升级背景。此次清华经管EMBA全新课程体系升级,精准把脉市场需求,产学研结合,为“天、地、人、通”整体课程体系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在经典体系基础上推出产业领袖、科创英才、金融科技三个全新的EMBA方向,为企业在全球环境下保持前瞻视野,为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持续新知和智慧引擎。每个方向均以精致实用的课程内容、导师制的学习方式为企业家保驾护航,强化深度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理念,培养有远见的思考者。三个新方向各具侧重点,共同延续着优质EMBA教育的血脉和基因。 

产业领袖:领军再造 企业变革 从优秀到卓越

图片2.png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朱恒源

作为“产业领袖”课程的导航名师,朱恒源教授现担任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产业领袖课程产生于全球产业范式变迁、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增长动力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掌握变革趋势、引领全球的中国新一代产业领袖。课程将提供多方面的深度课程,将创新扩散理论引入需求视角下的战略研究,引导启发智能商业时代的企业全战略升级方案,深度剖析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间的最佳实践应用。为中国企业领军者勾勒出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方向,最大程度引导企业家发扬企业家精神,为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提供创新源动力。 

科创英才:科技引擎 智领未来 从专一到跨界

图片3.png

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教授陈晓

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陈晓教授担任“科创英才”方向的导航名师。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科创英才课程正式推出,旨在培养新型的科技与商业跨界人才,孵化泛科技领域的领先企业,为中国培养具有跨界能力和颠覆性创造力的创新型领袖人才。陈晓教授指出,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主要依赖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发展,今天这一发展的驱动力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家将走向何方、如何完成使命是EMBA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创英才课程具有鲜明的科技创新导向特征,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技术服务等五大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案例,创新性的采用多维度案例教学模式,邀请当事企业家和学院活跃教授联席讲授,以培养新型的科技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打造引领行业、创造巨大社会价值、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企业;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之际,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金融科技:科技赋能 金融智慧 从应用到颠覆

图片4.png

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何平

“金融科技”课程的导航名师何平教授目前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科技课程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构成了未来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支撑,基于不同的商业场景,金融人才必须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金融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熟悉科技发展、独具创新智慧、引领产业变革、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领军人才。金融科技EMBA方向以科技视角、行业前沿、清华优势、中国特色为特色,紧扣企业应对新环境和新挑战的需要,依托清华大学在前沿科技、金融学科和资本学院在市场前沿和应用实践的优势,推动中国企业家把握金融创新科技脉络和发展方向,助力宏观的国家金融体系变革,打造影响世界金融格局的新力量。

11111.jpg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副总编辑张建星(左三)与清华经管EMBA媒体奖学金课程班(第十五期)同学合影

在时代变革以及社会进程的现实结合下,清华经管EMBA全新课程体系升级具有显著的重要意义,必然在未来的教学与实践中大有可为。在做勇立潮头的思想引领者的坚守中,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的领军力量。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