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佛山市检察院、市工商联为民营企业送法上门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广东佛山10月10日电(熊辉)“3、2、1!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佛山市工商业联合会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正式启动!”

10月9日上午,在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传来了倒数声,伴随着启动球的闪烁、长久回荡的掌声,现场20余名检察官、30余名企业家代表、50名车间工人代表以及多家省市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意义非常的时刻。

市检察院与市工商联联动配合,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正式启动

今天上午,由佛山市检察院、佛山市工商联共同主办的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拉开了序幕。佛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黎明,佛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德,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权辉,以及特邀企业家代表,市检察院检察官宣讲团成员代表与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的员工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据了解,近期市检察院、市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多次与我市民营企业家开展座谈会充分听取和收集意见。为及时回应落实民营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决定在全市共同开展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把送法活动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 要内容之一。今日在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举办的启动仪式,宣告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正式开启。

首场送法入企业活动顺利举办,检察官宣讲团“领旗”亮相

为了确保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如期开展,在市检察院与市工商联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的同时,市检察院成立了由黄黎明检察长担任团长、区赞权副检察长担任副团长,其他党组成员均担任成员,以及全市两级检察院70名骨干员额检察官组成的“佛山市检察机关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检察官宣讲团”。在启动仪式上,黄黎明检察长向宣讲团代表授旗,“检察官宣讲团”的旗帜在民营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挥舞起来。

黄黎明检察长介绍,检察官宣讲团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犯罪、如何防范企业内部人员违法犯罪、如何应对和防范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等多个民营企业关心的涉法问题,精心组织编写了20多个宣讲课程,为民营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宣讲。后续,企业可以通过预约,邀请检察官进行法治授课,以达到有针对性、覆盖性的效果。

检察官宣讲团的课程“首秀”,也于今日在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内顺利完成。检察官宣讲团代表曾宇辉,以《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为主题,在现场与企业家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到场企业家纷纷表示,本场活动非常及时,在学到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检察官对民营企业的建议,期待送法活动能够常态化,走进更多企业。

检企互动共创更优营商环境,法治“及时雨”润泽民营企业

启动仪式上,市检察院检察长黄黎明、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德、中南车轮制造董事梁丽聪分别致辞。

市检察院检察长黄黎明在讲话中提到,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希望通过送法活动强化民营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家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法涉诉问题,降低民营企业中的法律风险,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德表示,近期市工商联多次与佛山市检察机关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为回应民营企业家的需求,帮助广大企业家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与市检察院一起开展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今后市工商联将加大对全市民营企业的普法力度,进一步开展送法活动,贯穿企业生产全过程,和检察机关共同持续发力,一起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法治保障与法律服务,把活动做出实效。

中南车轮制造董事梁丽聪在致辞中用“及时雨”比喻检察机关和工商联的送法活动。她谈到,这次活动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法治正能量,今后企业将继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将法治思维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去,以助推企业稳步前行。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的生产涂装车间、机加车间、车轮展示厅、实验室等,董事长梁权辉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佛山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佛山市两级检察院将陆续开展一系列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以打造佛山检察普法新品牌、新形象。通过大力开发精品课程、深入开展普法宣讲、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努力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检察产品,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正落地见效。(供稿 法智时讯)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