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经济日报] 打造通用航空领域综合平台——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即将“启航”

10月17日至20日,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将在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园内的栾城机场举办。本届航展有三大亮点:一是国际化。航展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通用航空技术及装备展区,将中国通航飞向“一带一路”的理念融入其中;二是专业化。本届航展首日为专业观众日,这意味着本届航展将在进一步提升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为专业观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商务交流平台;三是品牌化。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航空发展水平的“通航科技之窗”。本届航展将充分发挥“南有珠海,北有石家庄”“世界通航看中国,中国通航看石家庄”的优势,不断扩大航展规模,使石家庄航展成为中国通航飞向“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河北省石家庄市即将迎来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以下简称“石家庄航展”)。

据介绍,本届航展将在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园内的栾城机场举办,时间为10月17日至20日。

这是目前商务部批准的唯一冠以“中国”“国际”字头的国家级通航博览会,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届。

本届石家庄航展将以“发挥通用航空品牌城市优势,打造通用航空领域综合平台”为主题,努力打造地方政府部门、民航管理部门、国内外通用航空产业制造商、供应商、运营商以及投融资机构、航空领域专家学者、广大航空爱好者等共同参与的国家级通用航空全产业链专业化特色平台。

举办航展促发展

石家庄市地处京津冀人口密集区,且有一定航空基础,在发展航空会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里打造国内外知名通用航空盛会,传播航空文化、展示飞行生活、普及航空知识、开展招商引资,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通航产业新空间,开拓航空旅游新局面,而且对有效推动河北经济发展新合作,展示美丽石家庄新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非常重视这一展会的举办。希望通过会展,推进石家庄航空工业和休闲旅游会展业融合发展。”石家庄市市长邓沛然说。

石家庄是新中国最先解放的工业重镇,这里也因此较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当然也包括飞机制造业。

资料显示,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5月5日,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通用飞机主机生产厂,具备通用飞机研发制造、通用航空运营、航空器维修等综合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石家庄飞机制造业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基础,当地生产的运五飞机具有运五B基本型、运五B多用途型、运五B农林型、运五B旅客型4个民用型别和运五B跳伞机、运五B货机、运五B客机、运五B飞行训练机、运五B通信训练机载机5个军用型别的系列化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客货运输、农林作业、空投伞降、航空摄影、航空物探、飞行员培训、公共飞行等领域。

小鹰500飞机是国内第一款严格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设计、试验、生产和适航取证的轻型通用飞机。该机设计水平先进,综合性能已达到同类机型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凭借优异的飞行性能,该型号飞机得到了中外飞行员的充分肯定,现已批量生产交付国内外用户。

往届展会人气旺

2015年9月18日至20日,2015石家庄爱飞客飞行大会暨通用航空展在栾城机场举行。展会吸引了全球40多家航空运营制造企业、100余架飞机参展。统计显示,3天时间共有20余万观众进场观看。其中,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西锐愿景SF50、运五B、小鹰500、海鸥300型4款真机及赛斯纳208水陆两栖飞机、新型喷气公务机等11款模型机,这对该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起到强力促进作用。

2016年9月13日至16日,2016石家庄通用航空展暨爱飞客飞行大会在同一地点举行。来自国内外50余家通用航空制造和运营企业的近150架飞行器参展,涵盖高性能飞机、中短途通勤飞机、特种飞机、水上飞机等通航主力机型。航展期间还举行了特技飞行表演、航空嘉年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高端峰会等活动,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

2017年11月17日至20日,为期4天的2017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在石家庄通航产业园开幕。这一次,“石家庄国际通用航空展”升级为“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展会展区面积总计5.4万平方米,展示了国内外150余架航空器精品,参观人数比上一届增加了10万人次。

2018年9月21日至24日,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成功举行。除了以往的常规展演外,展会还安排了飞行器静态展区,并分别设有改革开放40周年航空工业发展成就展区、“一带一路”通航文化与国际展区、无人机展区、通航应用展区、培训系统体验展区、科技成果与通用航空展区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特设模拟器体验区和互动区,模拟航母舰载机场景及机舱座椅让观展者近距离感受舰载机起飞、飞机驾驶等,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40年来的发展成果,让国人大受鼓舞。得益于这一系列新看点,展会参观人数也攀至新高,一举超过了50万人次。

本届展会亮点多

2019年5月,石家庄航展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本届航展将于10月17日至20日举办。会上,主办方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通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现身”,宣布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首日为专业观众日。

根据计划,本届石家庄航展将邀请国内外通用航空及配套产业企业数百家,对中外通用航空飞行器进行大规模、多种类、全系列的动静态展示,展出实用型、运动型、实验型等各类通用航空飞行器上千架,展区面积近18万平方米。此外,还有多支国际顶级特技飞行表演队和通航作业专业飞行器将在航展上竞相献技,预计观众数量将再次超过50万人次。

本届航展有三大亮点。

其一是国际化。航展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通用航空技术及装备展区,将中国通航飞向“一带一路”的理念融入其中。同时,以“主宾国”形式设立展位,邀请“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参展,并设立美国、俄罗斯、巴西3个“主宾国”展区。此外,本届航展以去年“百国商务使团”应邀出席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努力探索国际通用航空及配套产业商务合作新方向。截至目前,国际主要通用飞机制造企业赛斯纳公司、贝尔直升机公司、穆尼飞机公司均已表示参展。

其二是专业化。本届航展首日为专业观众日,这意味着本届航展将在进一步提升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为专业观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商务交流平台。航展期间将设置商务洽谈区,为知名通航企业设立专属贵宾区。此外,本届航展还将邀请各地市应急、消防、公安、森林草原及政府采购中心等部门参加航展,形成买家与制造商、供应商、运营商直接对接交流的平台。

其三是品牌化。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航空发展水平的“通航科技之窗”。本届航展将充分发挥“南有珠海,北有石家庄”“世界通航看中国,中国通航看石家庄”的大格局优势,不断扩大航展规模,使石家庄航展成为中国通航飞向“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我们希望,石家庄航展不仅可以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航空科技现代化水平的新名片,还能成为充分彰显石家庄市航空特色城市魅力的平台,形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通用航空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博览会。”航展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本届航展还将在“有看头、有观感、升智益、享美食、品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在“有看头”方面,美国大黄蜂飞行表演队、瑞典瑞发特技飞行表演队、新西兰银爵特技飞行表演队、澳大利亚天空之舞表演队等高水准特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备受期待。

在“有观感”方面,展会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无人机及智能技术装备展区、通用航空企业专业展区、航空科普互动体验展区4大展区。舱外航天服,弹射座椅,蛟龙号、歼11座舱模拟器,波音737模拟舱等体验设备也整装完毕,供参观者欣赏和体验。

在“升智益”方面,展会将举办国际电动航空论坛、无人机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环飞中国”交流会等活动,邀请大陆航空公司副总裁尤根·斯瓦茨,空客城市空中交通亚太区负责人郑馨杰,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金伟,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等专家学者共同为参观者介绍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沿技术,帮助观众了解现代航空发展成果。

在“享美食”方面,展会将引进大批食品加工商,让观众现场享受到美国大热狗、泰式菠萝饭、北海道章鱼丸、俄罗斯烤鸡、印度飞饼、巴西烤肉、阿根廷大鱿鱼、土耳其“网红”冰激凌等100多种美食。

在“品文化”方面,“三苏祖籍”文化节、环球小姐大赛、志在蓝天国际航空人才推介大赛活动等将满足参观者多方位的文化需求。

石家庄市投促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用航空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吸引着众多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不断涌入。

据悉,本届展会上拟签约重点项目为15个,总金额达100亿元。国内最新的高标准奥特莱斯广场、国家一流科创体验中心、航空科技科研基地、航空产业总部基地孵化产业园和一大批通用航空制造运行服务项目将落户产业园;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与北京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就运五无人机合作开发100架飞机购机等签署合作协议;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与法国知名企业签署了97架飞机购机协议。

“希望各方能够借由展会平台携手合作,实现共荣共赢。”该负责人表示。(记者 陈发明 宋美倩 通讯员 郝子朔 包玲玲)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