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和祖国在一起 ——海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庆典今日举行

图片1.png

海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庆典现场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口11月8日电(闫晓亮 通讯员 杨丹 曾丽芹 韩茂清)今天上午,海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庆典在桂林洋新校区图书馆前广场隆重举行。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公众号:ch-010)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以“‘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和祖国在一起”为主题的海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庆典是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隆重举行,旨在庆祝本校70岁生日和过去70年来取得的成就。海南师范大学是海南第一所公办高校。七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学校秉承“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海南,服务南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实现了从地方师专到多科性省部共建大学的重大跨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各行业优秀人才,为海南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次庆典由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红梅研究员主持,海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莺子,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光旭,泰国碧瑶大学副校长王达明,校友代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余巍,校友代表、嘉积中学特级教师颜业岸等人讲话和致辞。此外,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进平、副省长王路、省政协副主席陈马林以及海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部门,海南省内各市县领导,境外友好大学领导,陕西师范大学等46所海南省内外高校代表,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尼泊尔的国际友人,学校党政班子全体人员及学校老领导,近1000名校友代表,新闻媒体,师生员工代表等共近2000人相聚海师,共襄盛典。

本次庆典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宣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发来的贺信。

图片2.png

海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莺子

受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和省长沈晓明的委托,海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莺子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海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海南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她指出,当前海南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和智库的支持,海南师范大学作为我省师资教育、人才培育、创新研发、文明传承、服务社会的高校,任务艰巨,使命重大,希望学校以70周年校庆为新的起点,抓住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教师教育主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师资和各类人才,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3.png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进平

图片4.png

海南省副省长王路

图片5.png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红梅研究员

图片6.png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强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强教授表示:经过70载砥砺耕耘,学校已从一所地方师专,逐步成长为具有完整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的省部共建高校。作为海南第一所公办高等学校,学校学始终牢记“振兴海南基础教育”初心使命,为海南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海南全省496所中学中,60%的校长由海师毕业生担任,海南省中小学在职教师中有一半以上是海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70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8万余人的各类人才,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展望未来,海南师范大学将继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致力发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凝聚海师智慧,贡献海师方案,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7.png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光旭

图片8.png

泰国碧瑶大学副校长王达明

今天下午,海南师范大学各学院组织校友代表举办了校友论坛等活动。校庆期间,海南师范大学还举办了庆祝建校70周年成就展、书画展,海南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对外开放,供校友参观。此外,为迎接70周年校庆,学校还举办了“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国际论坛等15场学术会议,斯坦福大学拉瑞.克劳德教授《海龟生物学特性与保护》等30场讲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11月7日晚八点,海南师范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在桂林洋校区风雨操场隆重举行。会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28位国内外高校领导与万名海师师生共享盛宴。本次晚会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当晚浏览量达17万。

图片9.png

文艺晚会现场

一曲令人振奋的交响乐《东方红》拉开晚会的帷幕。本次晚会分为如歌岁月、多彩青春和砥砺前行三个篇章,紧贴学校发展,将学校所走过的点点滴滴用艺术表现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展示了海南师范大学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奋进,寓意蒸蒸日上的海南师范大学与朝气蓬勃、努力前行的海师学子。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