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哈尔滨11月11日电(王吉珍)在哈尔滨市公安局滨江派出所里被辖区居民称赞为新时代女警“户籍双娇”的徐欢、于晨鸽。自从警以来,她们始终把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随来随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优质服务的内涵。用微笑、用真心、用真诚、用汗水为辖区居民演绎着一幕幕热心画面,坚信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理念。

今年十一假期是让忙碌的上班族从工作中脱离出来好好放松一下的日子,但是对徐欢来说,这个假期却额外添了点“佐料”。10月2日下午,正在陪孩子逛公园的徐欢接到一名高三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十分着急地说,孩子临近高考报名,突然发现孩子身份证不知什么时候消磁了,无法正常使用。而孩子十一假期仍在上课,只有2日下午5点钟放学后才有一点时间,希望能给予帮助重新办理身份证。徐欢了解情况后,立刻联系这位学生家长,让他放学后直接带着孩子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件。6点左右,当这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派出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徐欢立即为孩子办理了身份证手续,并申请了高考绿色通道。假期过后,当孩子家长满怀感激地打来电话说:“真是太谢谢你了!孩子的身份证已经下来了!现在终于放心了,真的非常感谢您在假期特意赶过来为孩子办理身份证。”徐欢说:“作为一名户口员,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今年4月份的一天,一位外地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了户籍室,徐欢立即上前搀扶,问他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当他了解到老人是南京人,今年已经92岁了,是南京铁路局的离休老干部、高级工程师,他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哈尔滨,就是为了找他当年在党校的同学。当年从党校毕业时,他们才20多岁,一个分到了南京,一个分到了哈尔滨,从此两人没有了联系。老大爷说他只记得同学的名字,在铁路工作,家在哈尔滨道外去大方里街居住,其余的便不知道了。徐欢了解了情况后表示:“老人家您放心,我会根据您的信息尽力查找。”在翻阅了十几本户籍底档后,徐欢最终找到了老人同学女儿的信息。徐欢联系了他同学女儿,又通过同学女儿联系上了她父亲。当老人的同学得知老同学从南京过来看他时,十分激动,他没想到时隔了六十多年,仅凭过去的一点信息,能让他们这两个老人再次相见表示感谢。
“妹妹”于晨鸽聪明伶俐,什么事情一点即透,接触户籍工作仅一周时间就能独立办公。但小姑娘勤奋好学,每遇到复杂问题,都会主动请教,特别是在为群众服务方面,努力做到让问题一次性解决。一天一位新任爸爸带着出生证明来派出所为新生儿落户,孩子父亲是满族,孩子落户涉及到确定民族的问题,需要父亲母亲同时在场,但是孩子母亲还在坐月子不能前来,这位爸爸又着急为孩子办理新生儿医保。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于晨鸽二话不说,马上与这位孩子父亲一起来到他们家中,消除了孩子父母双方对新生儿户口方面可能存在分歧,及时为孩子落上了户口。这位新任爸爸拿着户口看了又看,脸上挂着的是喜悦和满意……

6月底,一位大伯来到派出所,述说了他堂兄的烦恼。堂兄是十几岁随母亲到日本的,当时注销了中国的户口,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未加入日本国籍,现在他已经回到了祖国,但是既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更没有房产,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哈尔滨。在听到大伯家的情况后,于晨鸽翻阅了老户口底档,找到了他堂兄当年出国去日本的注销证明,在请示有关领导后决定将他堂兄户口落在派出所的集体户上。7月3日,当这位堂兄从上海飞到哈尔滨,拿到户口的那一刻脸上范起了笑容……在外漂泊这么多年,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激动地说。
“百姓事无小事”这就是“户籍双骄”着警服就秉承的工作理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微笑、用真诚、用真心、用汗水践行对百姓的诺言,并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人生不平凡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