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1月23日海南白沙电(记者戴冠和) 11月23日,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公众号:ch-010)记者走访了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对俄村。据介绍,牙叉镇对俄村是革命老区,原是深度贫困村,下辖4个村小组,总人口6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49人,现已全部脱贫。近年来,对俄村立足“小舞台唱大戏”方针,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新理念,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优先任务,高位谋划布局、深挖问题根子、科学统筹发展、党建引领解决纠偏产业问题,实行“四步曲” 的发展思路,落实了对俄村的“党建+企业+贫困户” 。

海南白沙县牙叉镇对俄村村景
据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军介绍,几年前,对俄村还是缺技术、缺资金、以传统水稻、牛羊鸡等种养产业为主,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量少、原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贫困村。现在对俄村己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参观、组织技术培训,让村民开阔了眼界,增知了广识,提升了致富能力,突破了村域界限,还引进了外部资源与种植技术。目前,对俄村种植朝天椒235亩,每亩产值在6000斤左右,走开放型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实现了产业扶贫。

陈红军在查看朝天椒生长情况
陈红军指出,对俄村全村34名党员、5名技术能手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以带领贫困户参与危房改造、整村推进、“三网改造”劳务的方式,引领贫困户创收约26万元。在党员突击队中挑选15人成立了突击队施工队,积极与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南仲村党支部合作,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此外,采取村合作社横向联合、抱团取暖经营的办法,与打安可程村协作饲养黄牛、五脚猪产业。
海南白沙牙叉镇对俄村党员一栏

白沙县牙叉镇对俄村村办公楼
记者了解到,对俄村在已全面实现脱贫摘帽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巩固主产业、异地发展饲养业、见缝发展种植业、提升发展旅游业”的对俄村产业发展思路,吸纳社会资源,引进五指毛桃林下种植、小龙虾、传味文昌鸡等产业,解决老、弱和妇女等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今年以来,对俄村先后组织各类培训6期610余人次,组织赴省外及其他市县参观学习8批109人次,引进社会资金968万,先后与广东省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海南正生堂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分别在五指毛桃、传味文昌鸡、小龙虾等5个产业展开合作。另外,组织村级厨师培训发展对俄菜系,挖掘对俄村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对俄”故事、对俄“冷泉”及观星资源等,与白沙县文体旅游部门筹划打造对俄“天鹅仙境,雨林星空”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以旅游业带动多业,实现“观光农业+生态养殖业+餐饮业”。

白沙牙叉镇对俄村引进五指毛桃种植公示牌

引进种植的朝天椒

朝天椒种苗
据了解,自今年开春以来,对俄村村民全部回归了橡胶主产业,橡胶产业收入约50万元,朝天椒产业收入约84万元,五指毛桃分红54.4万元,传味文昌鸡分红13.91万元,村民务工收入26万元,实现了开门红,激励了村民勤劳致富,提升了对俄人的责任担当,培育出了适应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新时代的诚信、淳朴、勤劳、上进的大特区新农民,树立了对俄村家庭勤劳致富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