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2月6日江西吉水电(记者贺辉安)吉水地处江西省中部,耕地面积80.12万亩,是以双季稻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素有“赣中粮仓”之美誉。2017年统筹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贴县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高标农田工作机制,出台高标农田实施细则,建立县主要领导项目建设协调体系,确保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进行。

近年来,吉水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由省级统筹安排,2017年——2020年计划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15.32万亩,投资标准每亩3000元,项目总投资4596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建设补助金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水利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等渠道整合统筹,通过省级统筹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有专业人员负责项目实施,管理上更加专业,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组织项目连片、整乡或整村推进实施,做到高标准设计的整体效果。2017年、2018年分别完成高标准农村建设规模4.569万亩、3.1489万亩,涉及全县15个乡镇,57个行政村,26000农户受益,完成投资23153.7万元,2019年项目建设规模3.772万亩,涉及全县12个乡镇,41个行政村,受益农户10600户,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进度30%,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明年3月底前将全面完成,不误春耕生产。此外,该县还与现代农业示范建设相结合,在两年的项目实施中,把项目服务生态综合产业作为立项重心,以稻渔综合种养推进示范县为载体,创建“井冈山”牌稻米公用品牌为契机,以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同江万亩耕地连片为平台,形成“两园一区”现代农业新格局,并与脱贫攻坚结合,采取“三线一区”立项方案,通过对贫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助推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脱贫目标。两年来在枫江镇下陇洲村、文峰镇炉下村等9个乡镇,12个贫困村实施高标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5906亩,投资金额约1790万元。该县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吉水县高标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标准及缺陷处理办法》等文件,通过严格执行质量缺陷“一道程序、二个据实、四个扣除、六个不予”处理办法,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