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街道把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规范并完善就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以落实就业政策、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为主线,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实现“政策对接”。着力落实省市区各项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秉承“全程相助”工作理念,用心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办理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为有创业意向的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和房租补贴,打造推荐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实现“保障对接”。按照社会保险补贴有关政策规定,落实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扶持政策,做好社保补贴、失业金的申领工作,通过政策倾斜、经济补贴等方式,加大惠及力度,一定程度上帮助困难人员减轻生活压力。各社区按网格化划分,通过调查走访摸底,建立符合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的信息档案、相关表册,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查询,夯实工作基础。落实核查责任,认真核实申请人的灵活就业情况和缴费信息,确保把关到位。2015年共计为181名居民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补贴金额1192575元,其中享受医疗补贴178人,补贴金额207775.5元。
实现“岗位对接”。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联系,及时发掘就业岗位并做好推荐就业服务工作,主要为一些家庭困难需要就近工作的求职者提供岗位,针对家庭中有残疾人、老年人、在校学生的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情况,通过联系辖区中小型企业,尽快为这部分人推介合适的就业岗位,积极引导、鼓励、扶持辖区企业争取优先招用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家庭的无业人员。开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社区公共管理服务等服务行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实现“帮扶对接”。对有就业愿望和急需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制定一份就业服务档案,根据其自身素质、家庭情况、求职意愿、培训要求等不同需求制定一份援助计划,叠加使用就业扶持政策措施;签订一份服务承诺,确保一个月内为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提供比较合适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困难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结合街道开展“泉城情、爱心行”扶危济困活动,针对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街道人社中心、社区干部开展“一对一”援助帮扶,在纳入重点帮扶、实行优先政策咨询、优先职业指导、优先就业培训、优先推荐岗位、优先跟踪扶持的基础上,力争“核实一户,纳入一户,结对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着力扶助其走上就业岗位。
实现“服务对接”。加强对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服务素质培训,主要从学习相关政策、规范业务流程、严格统计报表、强化档案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经办窗口服务等方面入手,使经办人员在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方面实现全面、实质的提升。认真做好资料接收、细致核实、办理规范、办结高效、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参保人提供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认真受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及档案管理、退休办理工作,做到零拖延、零失误。通过每周例会制度、每月信息申报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做好工作组织上报,建立健全人员信息台账和业务服务台账,实现工作管理标准化、流程公开化、台账精细化,努力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信息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