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对接京津冀经贸合作交流大会上的发言

图: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云平在会上发言(中经新闻 王海珠 摄)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月5日北京电(记者 王海珠 熊辉)2020年1月3日,山西省对接京津冀经贸合作交流大会在京成功举行。会议同期举行了“山西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洽谈”和“山西省名优特产品展示暨品鉴采购对接会”两场专项交流活动。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云平在会上做本区重点产业推介。以下是发言摘要。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科技创新园等8个国家级、省级政策平台。2017年,管理面积由原来的8.2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39.4平方公里。建成区域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一绿”。按照“一区多园、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大同经开区已经聚集了同煤集团、汉能集团、雄韬股份、首航节能、隆基乐叶、新研氢能、京东集团、国药集团、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中银羊毛、大同陆港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园区、医药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现代服务园区、智慧科技纺织园和通航产业园七大空间布局。
今天,我重点向大家介绍大同经开区六个产业园区,诚邀各界嘉宾光临考察、来区投资。

一、“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
“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定位发展。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六大产业功能分区:中试区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为依托,中心为多能互补产业区和储能产业区,两翼为氢能源产业区和清洁能源生产区、石墨烯产业区。我们未来还将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的智能制造产业。
“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与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相配套,氢都驰拓锂电池项目、新研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大同首航能源空间站、碳纤维汽车骨架生产项目、高级镁合金材料及汽车轻量化生产基地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基本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链条的核心环节。作为大同能源革命的“主阵地”、新能源产业的聚集区、转型发展的大平台,“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将助力我市由“煤都”向“氢都”、“新能源产业之都”华丽转变,为能源革命贡献“大同动能”和“大同力量”。

图:会议现场(中经新闻 王海珠 摄)
二、医药工业园区
医药产业是我市传统非煤优势产业之一。医药产业园是大同医药产业集聚区,是国家火炬计划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产业规模占全省三分之一。现有国药威奇达、同药集团、仟源制药、普德药业等12家医药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拥有各类医药产品批文2千多个,已发展成为以化学原料药、成品药、中药制剂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头孢粉针制剂、青霉素制剂、克拉维酸钾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
凭借大同独特的气候、能源、原料优势,今后将重点开发中药新品种、新制剂,研制血液制品、生物活性剂等生物医药,发展化学原料药、仿制药,努力将大同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冻干粉生产基地和特色中草药生产研发基地。
三、通航产业园区
2019年2月,山西省获批国家第二个“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通用航空产业成为我省推动资源型转型的重要抓手。8月,我市获批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这标志着我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同经开区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飞行气象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年可供飞行天数达300余天的有利条件,全面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园区现有德国轻型飞机研发制造项目、美国传奇飞机制造项目、美国艾尔飞斯克航材制造项目、美国海湾石油研发等项目以及国家级航空运动学校。今后将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技术研发、生产、培训、服务支援、观光旅游、空中救援、资源调查、场地勘测等通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大同经开区供图)
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装备制造产业在我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现有中国重汽大齿集团、陕汽大同新能源专用车有限公司、同煤装备产业园、上捷电梯、大同市巴什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2018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是山西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今后将重点依托煤机、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优势,积极招引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汽车、网络机器人、3D打印、智能物流等高精尖项目,全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
五、智慧科技纺织产业园
纺织产业是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园区利用我市临靠全国五大产毛省的地理优势和冷凉仓储的气候条件以及大同国际陆港通关的便利条件,以中银羊毛羊绒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为主体,建设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智能化、全产业链纺织产业基地,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轻工业类产业聚集区。今后将重点发展炭化毛、精纺呢绒、高级服装生产线以及纺织智能化机械制造等产业。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
另外,我区将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通过整合我市自然气候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农业产业根底较好及特色农产品丰富等优势,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改善农产品终端形态,提高周边县区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同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同经开区供图)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同经开区具备四大优势:
优势一:政策力度大
大同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落实国家级开发区和山西省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我们有大同市政府出台的“五十条”扶持政策作为保障。区级层面,也相继出台《入区企业纳税贡献奖励办法》《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办法》等多个优惠政策,并针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我们在减税降费、厂房搬迁、办公用房等方面均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优势二:基础条件好
设区以来,大同经开区就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区以“九通一平一绿”为基本配置,完全具备接纳大中型企业入驻的能力。2019年,我们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开工了25项,总投资为35.72亿元。其中,总长度17公里的“氢都”产业城“七横七纵”道路项目、总面积34万平米的装备产业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御东污水厂改扩建项目,以及恒安街拓宽改造工程都已在年内投入使用。
此外,上海漕河泾(大同)国际创新创业园、京东云(大同)电商生态产业园、大同国际陆港、大同经开区高创中心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多个专业化平台也已投入运营,将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帮助和服务。
优势三:营商环境优
大同经开区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生命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2017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基本实现了“一个大厅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先行先试,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并联审批、无障碍施工等政策,审批流程缩短至45个工作日;开展“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四十七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实行“一本台账、一个包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线工作”的“四个一”项目保障机制,从项目洽谈到投产运营,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优势四:生活品质高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湖东片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文瀛湖东畔,随着大同市发展重心东移,大同经开区已形成以园区为产业支点、以大同大学和五大场馆为科技人文支点、以飞机场、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大同东出口为交通支点、以文瀛湖和采凉山为生态支点、以方特乐园和万龙滑雪场为娱乐支点的产城融合格局。

(大同经开区供图)
大同经开区一直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即将于2020年交付使用的63万平米保障性住房和新开工建设的12万平米保障性住房,将持续改善辖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今年启动的湖东片区提质升级工程,以打造“城市商务功能区”为目标,将把湖东片区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高端项目、总部经济、交易平台、城市商业综合体、康养产业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核心区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今日的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热切期盼各位企业家朋友来经开区考察洽谈、投资兴业。也希望借助你们的强力推介,让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关注大同经开区、投资落户大同经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