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月12日海口电(记者 林春蕊)1月12日,海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乐城先行区深化极简审批,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突破50例”新闻发布会,宣布乐城先行区使用特许药械突破50例。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公众号:ch-010)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乐城先行区共获准使用临床急需进口药械达51个品种,共有253名患者得到国际先进药械的治疗。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多部门协同作战,极简审批改革创出医疗园区特色
乐城先行区是海南省最早推行“极简审批”的三个园区之一。乐城先行区管理局成立后,积极推进“极简审批”改革,高效为企业服务,力求更加符合医药审批的特殊需求,为园区发展提供“加速度”。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极简审批”的操作过程,也是政府进行自我改革的过程。海南省卫建委、省药监局和海口海关等部门与乐城先行区管理局紧密协作,打通进口药械审批快速通道。
据悉,海南省卫建委成立专门的产业管理局,专门负责审批乐城所有医药审批事项,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也多次到乐城先行区实地调研,严把医疗安全底线;海口海关创新提出“先入仓、后检验”的监管模式,允许药械先批量审批入仓,再分批核销出仓,改变过去“患者等药”为“药等患者”;省药监局主动提前对药械申报材料进行把关审核,提前指导厂商和代理机构完善审批资料,提高审批通过效率。
如今,“极简审批”已在乐城先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多部门协作下,乐城先行区进口药械审批大幅压缩至1-3个工作日,探索出了自贸港建设中的医疗园区新模式,交出了极简审批的“乐城答卷”。
进口药械量质齐升,“三同步”目标加速实现
2019年8月以前,乐城先行区总共创造了14个“全国首例”,仅过5个多月,特许药械品种便激增37例。从过去根据病人需要委托代理机构去海外找药,到当前各大跨国药企纷纷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得益于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政策的支持,进口药械的主动权开始扭转,乐城先行区在价格谈判中也更具优势,更多患者可以以更加优惠的价格接受国际先进药械治疗。
与此同时,乐城先行区使用的进口药械与国外上市的时间差也大幅缩短,近期使用的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美容注射凝胶在欧美仅上市不到半年,便在乐城先行区率先使用。这意味着国内患者不出国门便可使用国际最先进水平的药械。
在海南加快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乐城先行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联合多部门趟出了一条“极简审批”的乐城方案,使各项政策相得益彰,创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乐城先行区预计全年接待医疗旅游人数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约6.4亿元,同比增长75%。正吸引更多的患者来此求医问药,同时也正在成为国际药械厂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增添了新动能。
这一系列数字表明,乐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现,医疗园区“极简审批”改革在乐城先行区结出硕果,深刻体现了自贸港体制机制创新范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今天的乐城,正把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优势,成为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形象、风范、气派的窗口,锻造出海南自贸区自贸建设的“乐城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