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月16日河南郑州电(记者屈伟林)1月16日,面向脊柱侧弯贫困患者的慈善救助项目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正式启动,患者王某在启动会上由衷地表达了对这项慈善救助计划的感谢。

当天,河南省慈善总会“脊柱侧弯贫困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启动暨“河南省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健康扶贫项目总结汇报会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脊柱侧弯贫困患者慈善救助项目由河南省慈善总会筹措200万元资金,河南省人民医院为该项目定点救治医院,项目将通过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专家团队,为不少于100名患者提供慈善救助。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专家团队在联合共青团河南省委、智善公益基金会,先后启动“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千人救助计划后再次启动的慈善公益基金,有望为更多脊柱畸形患者带来福音。
据了解,因病致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脊柱侧弯及脊柱畸形多发于青少年,是青少年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极易导致家庭因病致贫,也加剧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脊柱侧弯贫困患者慈善救助项目主要解决贫困患者医疗费用问题。具体项目救助对象及标准:对于低保、特困和建档立卡户患者实际负担医疗费用,由省慈善总会全额资助。其他贫困患者实际负担医疗费用1万元(含)以上,按照自负金额的80%救助,每人最高救助2万元。项目目标是,2020年,省慈善总会计划投入项目基金200万元,资助不少于100名贫困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脊柱及关节强直畸形,先天性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脊柱畸形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功能,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顾建钦在介绍脊柱脊髓外科开展的脊柱畸形贫困患者系列救助行动时说,作为一项持续推进的爱心品牌行动,脊柱脊髓外科专家团队以精湛的技术、系统的筹划、细致的关怀,践行精准扶贫,为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解除了痛苦,彰显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品牌形象。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邵凤民说,医院将以此为契机,主动承担起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使命担当,进一步简化救助流程、优化机制、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人文关怀,真正把救助项目打造成慈善精品工程。
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介绍了该项慈善救助项目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流程,并回顾总结了脊柱畸形贫困患者系列慈善救助2年来走过的历程。2017年,由智善公益基金会资助、河南省人民医院具体实施的“中国梦•脊梁工程”正式启动,2年来,脊柱脊髓外科与智善基金会等国内多家基金会联合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儿童先天性结构缺陷病等多种疾病进行联合救治、慈善救助,深入全省50多个县、乡免费筛查,登记脊柱侧弯患者800余人,手术救治398人,救助善款1000多万。同时,脊柱脊髓外科团队还积极推动防治关口前移,研发筛查软件、发布颈腰椎健康运动操视频,开展一系列大型免费复诊等活动,为越来越多患者打开了折叠人生。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术后患者的复诊随访和康复指导,帮助他们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还将扩大筛查范围,做好健康宣教,进一步将防控关口前移,让更多家庭认识到脊柱侧弯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做好早诊早治。”高延征说。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负责人说,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越到最后时刻,一定要紧盯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做好贫困患者尤其是脊柱侧弯贫困患者的精准救治工作,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脊柱侧弯患者的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准救治和精确管理,确保应治尽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脊柱侧弯三级防治体系,把筛查、预防知识普及到基层、学校、家庭,做到早防早治,巩固提升青少年脊柱健康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