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月17日河南新乡电(记者 武天国 通讯员 娄国胜 裴子漪)元月14日,寒风凛冽,新乡市凤泉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凤凰山下的平原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厂区,调研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岳同星,岳同星谈起减税降费政策的良性机制,高兴地向记者反应说:“凤泉区税务局的同志多次到俺公司讲解、指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宏观导向,并因地制宜给俺公司出谋划策,使我们在国家环保治理愈加收紧的困难形势下,能够从容面对,着眼长远,转型升级,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的曙光!”
近年来,由于受产业转型升级和环评的影响,大量产能落后的水泥企业遭受停产停业,面对激烈的淘汰机制,减税降费新政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浇灌着企业,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凤泉区税务局精准发力,以税收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加法”,税收服务的推陈出新及税收政策的红利释放,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减税降费红包份量十足,经测算,公司2019年仅增值税的减税额就能达到913.25万元,个人所得税减税40余万元,养老保险费用降费23.68万元。”日前,新乡平原同力水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岳同星说:“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企业汇聚了强大动能。”
河南省新乡平原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重污染高耗能的制造企业,也是区内重点纳税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销售熟料、水泥等业务。近年来因环保政策和传统老旧设备等因素,2019年停产停业212天,产量大幅下降,企业长期亏损,资金紧张,无法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竞争力堪忧,企业面临转型期。

凤泉区税务干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开展深入分析,利用大数据平台,精确核算行业销售额占比,精准定位政策享受群体,并“手把手”算清进销占比账,通过“大数据筛选 人工审核”的方式,快速为企业算清“减税账单”。
经核算,受益于增值税税率下调、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企业一年可以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很大程度上盘活了资金流。该企业将节能环保放在第一位,大力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从“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企业逐步转型成绿色工厂,加快公司前进步伐,也为后续环保项目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是减税降费的好政策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企业转型升级成省级绿色工厂,减税降费必将持续推动水泥行业创新赋能、焕发活力。”岳同星的眼中充满希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