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月17日海口电(记者戴冠和 通讯员万里) 2019年12月,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组织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遴选结果揭晓。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以下简称:海科大)的《健全保障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海科大《国际背景下远洋船长的职业教育历程--海科大黎冬楼老师》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公众号:ch-010)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科大以“人才引进+培养”的共建模式,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中达60.19%;积极筑巢引凰,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发挥民办学院用人机制灵活的机制,注重考察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不唯学历、学位。近三年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40多名, 全部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及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并在“课训赛结合”教学改革、工匠型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旺工淡学”教学改革试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学生做实验中
海科大建立了“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筑巢引凰, 以事业吸引人,以个人发展平台吸引人,以待遇吸引人。放宽选聘来自企业“双师型”人才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时间,对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工资待遇因才而定;对“双师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去企业参加挂职锻炼提供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破格聘用。
学校制定了激励“双师型”人才成长的职称评定条件。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努力营造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的氛围,专门设立急需“双师型”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制定急缺人才引入的特殊规定,创造事业引人、待遇引人、环境引人、感情引人的良好机制。
“双师” 建设促进了教师发展,目前有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40多名,有30多人次担任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评委,产生了18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中总结了15个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教师参与开展的“课训赛”结合实践教学改革项目有20个,培育了50多门“理实一体”课程;在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9个获奖成果中有5个与“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
此次海科大入选国家教育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和黎冬楼老师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认同和认可,也将激励学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