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2月5日青海西宁电(冯勋明 通讯员 马桂花)进门先消毒,然后测体温,签到后就开始分配人员安排工作,随即大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这是近期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办事处上滨河路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常态。
2月4日,是春节假期结束返岗的第二天,为了避免感染,有不少单位实行在家办公或轮班制度,而记者来到上滨河路社区居委会时,发现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按时到岗,她们在交流最新的疫情和社区工作情况,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

据上滨河路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洪娟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打响后,上滨河路社区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从1月24日就开始深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洪娟说:“上滨河路社区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有25个楼院,6759户19024人。目前还没有发现疑似病例,但是有几名返青人员,所以防控工作绝对不能放松,加上有9个没有业主委员会也没有物业的楼院,防控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很大。”

记者正要了解其他情况,洪娟说居委会副主任杨静波要去社区为居家隔离住户解封,记者可以一同前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路上杨静波向记者解释说:“现在我们要去为一户居家隔离的住户解封,这家人从武汉返宁后已经被隔离了14天,他们每天都向我们汇报身体状况,现在情况良好,所以可以解封。”当记者问到被隔离人员居家时遇到困难怎么办?杨静波介绍说:“社区和物业会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他们有什么需要我们都会尽力满足,昨天我还给被隔离住户送去了一瓶酒精,以便他们居家时也能每天消毒防控。我们也会及时为他们提供蔬菜水果日用品,保证他们在隔离期间的生活质量。”

很快我们到达了解封现场,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负责人三方在场的情况下,确定了解封住户信息并采取消毒措施后,该住户家门上的封条被解除,为了不让住户掉以轻心,饮马街街道办事处 仍向该住户告知了目前的疫情情况及防控注意事项,住户连连点头答应。
解封结束后,杨静波接了一通电话后又带着记者来到了一户需要贴封条的住户家中。原来该户主的女儿是武汉返青人员,他们全家人都已经在医院做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但医院的建议是居家隔离,所以社区决定在该住户家门上张贴封条。

杨静波说:“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起来,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完成防疫工作,才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嘴上说着要重视,实际上奔走于社区的他只有口罩做防护,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甚至没有手套,有的只是自己的手机、不停奔波的双腿和并肩作战的同事。
问其原因,杨静波解释说:“其实单位给我们发了一套防护服,但是除了排查和宣传,社区还有很多日常工作要去处理,为了避免造成恐慌,我们还是会穿着便服去工作。”步履匆匆只为群众。

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辖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杨静波说:“我们会经常主动与他们联系,他们也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电话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委托他们的亲属帮忙照看,绝对会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随后杨静波又接到电话,原来是一老旧小区在去年完成棚户区改造后住户水费骤增,疑似存在管道漏水,现在是当时的施工单位要开展查漏工作,他便到达现场协助排查。经过排查并未发现漏水点,他和记者分析着水费上升的原因,准备回居委会。却在半路遇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接到群众举报说社区有一招待所仍在开门营业,现在要去查看情况,杨静波毫不犹豫同他们一起走向招待所。
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向招待所老板询问情况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也闻讯赶来,实际上招待所并不存在继续对外开放情况,检查了招待所营业证照是否齐全、以及疫情期间消毒措施落实情况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给出了整改意见。
离开招待所,杨静波看了工作群后说有社区居民打市长热线投诉噪音问题,便打算前去调解。到达该小区后,他分别找双方当事人了解了情况,其实就是楼下觉得楼上吵,楼上觉得自己很无辜,杨静波便以较为公正客观的立场向双方提出了意见,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转眼时间已经接近中午,记者手机显示步数为8000步,杨静波打算回单位吃午饭,然后就要安排下午的工作。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记者感受到了星星之火的希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必将战胜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