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2月25日哈尔滨电(记者 王吉珍 通讯员 牟维春)从1月23日,武汉封城,抗疫伊始到2月23日,黑龙江实现疫情7连降,一个月病魔肆虐;一个月不眠不休、枕戈待旦坚守,家与国 国与家职责涤荡着我们的灵魂拷问着我们的党性。
在这样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中,我身边的战友;他们和她们在心怀疫情的惦念与担忧中,在感性和理性思考的交织中,在人性与党性的博弈与考量中;脆弱与坚强彼此换岗,他们何尝不想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但是职责所系他们选择了为警尽责,执着坚守岗位,展现出平凡中蕴含的不平凡力量。

一双拐,坚守核查一线
这是一张大兴派出所教导员王浩利在小区执勤的照片,手机拍摄的角度、清晰度都不够专业,但画面有足够强的冲击力,大年初二市局启动了二级响应,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还在康复中的他一瘸一拐回到了单位,家里的孩子才14个月,媳妇走不开,他每天上下班都是求发小接送,一直到现在;下过雪的地一呲一滑,拄着拐的他坚持到社区和民警一道核查封控,看得同事心惊肉跳.“不来看看,我不放心”这笃定的话语,大伙信!去年他就踮着脚忙到年底,怕被发现,在鞋里偷偷垫了好几双鞋垫他和我们一样,有家,也有娃。

女儿郎,阳光照耀警队
这张照片来自南直路一个老旧小区,民警在小区门口集结列队,片中的女警是分局刑侦二大队政秘科的闫钫,你很难在队伍中把她认出来
当天她是负责队伍召集和统计的民警,时间到了,还差一个人,她说,我上!24小时的执勤任务并不适合女警,在大家的注视中,麻溜地站到了队伍里,那一刻,我在现场,一群阳刚男警中被棉帽和口罩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她--真美!
随后的几天因为工作关系几次见到闫姐,嗓门响亮、为人敞亮、办事透亮的她,不是忙着给点位执勤的民警送水、送饭,就是忙着统计上报情况。

一身阳光,老同志,站好最后一岗
这是一张同事的随手拍,画面中的他叫芦振理,再有两个月就要退休了,负责哈西客站旅客转运工作.照片中的他出勤前一天到警务保障部领防护用品,一如既往的认真表情,要求早上6:40前到岗,他不到6:30就来到岗位上,认真敬业的态度,让人不禁想起国庆安保时他在北京摔伤了腿,肿起了馒头大小的包,他一天也没休,带着伤照常工作。

迟尽孝,投身执勤工作
这张照片又是一个讲述陪伴与分离的故事,哈东站需要对旅客进行转运,照片中的许海燕大姐已经54岁了,母亲年逾九旬,就只有她一个人照顾,通知许海燕大姐参勤并负责带队指令的下达,她只说了一句,没有困难。即使身为警察,她也是女儿啊,工作多忙碌都放不,惦念和牵挂,而家中的老妈妈也一样会倚窗眺望盼女儿归啊......
在我们的队伍中,有许多的他们和她们,他们用自己的一腔忠诚,化作坚实的守护墙,隔绝了无情的疾病,还给我们清明的世界。隔山隔水不隔爱,同心同德同奋战,“疫”路有你,坚守相伴;“疫”路有爱,与你同在;“疫”路同行,不惧疫情。平凡的他们,毅然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小我诠释着大爱,坚守抗疫路,在这场疫情鏖战中,他们是最美的存在。向为了人民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你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