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佳木斯3月24日电(记者陆铁男)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支援佳木斯市向阳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在队长王春亮的带领下,不惧艰险、勇于担当、不负众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王春亮临危受命,被佳木斯市委任命为支援向阳区的志愿服务队队长。

在单位,王春亮是佳木斯市纪检委派驻市直单位纪检组副组长;在志愿服务队,他是深受队员们爱戴的好队长。自入驻向阳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不辞辛劳、靠前指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把这支队伍带成了一支不怕吃苦、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
王春亮带领的志愿服务队负责的是向阳区长安、西林、建设三个街道办,这是一个大片区,再加上万兴收费站卡点,总共有社区18个、卡点247个,辖区共有居民十余万人,工作任务量相当大。整个志愿服务队共有成员单位23个、志愿者1000余人,带好这么大的队伍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建立机构。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他立即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领队会议,并按三个街道办和一个收费站确定了4名召集人,同时组建工作队,成立了指挥联络、纪律检查、宣传报道三个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了上至市直机关和区政府主要领导,下至社区网格员和各具体卡点具体管控人员的微信工作联络群和信息交流群。随时保持沟通及时、联络顺畅。同时还将社区网格员纳入各单位志愿者服务群,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纳入区志愿服务工作联络群,确保了区队协作、区队融合。
整章建制。领导机构成立后,他立即组织人员着手制定了《卡点人员工作制度》、《卡点工作规范用语和忌语》、《紧急情况应对须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规范化、合理化运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确定了各单位志愿服务队每天上报信息、随时上报亮点、适时推出典型,志愿服务大队每天编发《工作简报》、每日推出《纪律通报》的工作信息反馈制度。在社区一线,他还要求各单位志愿服务队在卡点悬挂党旗、队旗,志愿者要佩戴党徽、袖标,把共产党员的身份亮出来。

排兵布阵。志愿服务队成立大会召开的当天下午,王春亮亲自带领各街道召集人和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到社区现场,领任务、领卡点,完成对接,同步完成了防控排查业务培训、卡点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工作事宜。同时还对区队对接、签到交接和倒班用餐等具体工作环节进行了细化,为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打好了开局。防控战役期间,全区各卡点和各成员单位还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员换防、队伍扩军和增加夜战等阵容调整,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一切都实现了平稳过渡。
他走的路最多。作为服务队队长,王春亮没有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从驻区第一天起他就是队里起得最早的人,2月的早晨天才蒙蒙亮,他就驾车去接其他队员,7点前他肯定到了卡点上,现场与各小队负责人一一见面,确定工作重点、提出工作要求、强调工作纪律,紧接着便对全区200多个卡点进行逐一踏查,哪个卡点在什么位置?哪个单位负责?队里没有人比他清楚。每天走的路都在2万步以上,40多天里他到卡点巡查达到了1800次以上,接触志愿者和居民至少也有2万多人。
他操的心最多。带这么大的一支队伍不容易,身为纪检干部的他处事非常严谨,卡点的一点纰漏都能造成难以预想的后果。哪个卡点容易出问题、哪个卡口封堵不严、哪个卡点人员不到位、哪个卡点口容易出隐患,他都亲自进行现场督办改进;哪个队员口罩戴得不规范、哪个队员对居民态度生硬,他都会当场予以纠正;哪个卡点保障不力、哪个卡点出现困难,他都会亲自帮着联系解决。哪个卡点发生突发事件、哪个卡点出现矛盾,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在23支队伍里,就没有他操不到的心,整个疫情防控期间由他解决的突发事件、群众性事件少说也得有200件。

他遭的罪最多。王春亮的个子很高、脚也很大,他的鞋可是不好买,自己这双鞋在外面用不了半小时脚就得冻僵,他就联系军人服务部,想弄一双大棉鞋,可是问了几家都没有他那么大码的鞋。40多天里,他硬是穿着自己这双薄棉鞋挺了过来。每天工作队的同志们完成工作后纷纷回到驻地时都会问:“盒饭都送来了,队长怎么还没回来?”王春亮每天忙完时,饭经常已经凉透了,同志们心疼他:“下午你就不用下卡点了,我们去就行了。”但他只是简单地休息一会就又出去了,“每天最少要把卡点走一半”这是他工作量的最下限。夜班巡查时,他就亲自点将,每天晚上换一位同志陪他去,他这是怕大伙遭不了这个罪。
致广大志愿者的一封信。当他看到一线同志们遇到委曲时,他辗转反侧,怎么才能理顺一下队员们的情绪呢?他拿起手中的笔,写了一封《致支援向阳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们的一封信》,他告诉队员们:“在防控疫情一线,我们就是群众眼中的党和政府,我们身上承载着党的荣耀。”同志们看到后,无不为之动容。
队长寄语。当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居民们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对防控人员恶语相加的信息时,他告诫队员们,在面对一些人的不良情绪时,在处理工作中的矛盾时可以多想一想、多掌握一些情况、多理解一下他人,不要过早地去下结论。在看到大家对防控形势盲目乐观时,他又会及时提醒大家“坚持”。
倡议书。看到口罩供应面临的压力,他向志愿者发出了“省下一只口罩就是一份贡献”的倡议,让我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从我做起,省下一只口罩就是对我市防控工作和企业开工复产的一份支持。他还向广大志愿者发出了“关于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为居民服务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之余,当好居民群众的宣传员、服务员、抢修员、安全员、急救员。
工作中他总是鼓励年轻队员不要有负担、不要有顾虑,要放开手脚去干,同志们个个充满朝气、干劲实足,展示出良好的工作状态。看到工作队的同志们每天都勤勤肯肯卖力地工作,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今天给买箱水果、明天给拿条烟,方便面、火腿肠、咖啡、茶叶他都保证供应。工作队中他的年纪不是最大的,但却是同志们心中最尊敬的队长。在一线卡点,他总是询问志愿者们口罩够不够用?衣服穿得够不够厚?中午饭怎么解决?看到有卡点的志愿者遇到个别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他就提醒大家要学会用手机做好取证,学会保护自己。哪个卡点出现了好人好事好典型,他也比谁都清楚,看到这些好典型,他都会告诉宣传组要及时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在他的指导下,志愿服务队编发《工作简报》46期、《纪律通报》44期,先后推出个人、集体等各类典型事迹60多件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其中支援向阳区志愿服务队的工作经验在东北网、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媒体广泛传播。
在王春亮同志的领导下,支援向阳区的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全体同志们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为彻底打赢这场社区疫情防控战役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