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苏建华 抗“疫”一线急诊先锋显担当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3月29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汛员 王克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医政兵民齐心抗疫,广大党员冲锋一线、以身作则,彰显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总有人问:一个有力的党组织是什么样的,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到底应是怎么样的?在阻击疫情的这场斗争中,拜泉县人民医院的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奋勇争先、冲锋一线,用一面面高高飘扬在抗疫战斗一线的鲜红党旗,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微信图片_20200329163227.jpg

年近60岁的拜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苏建华,入党30多年来,曾参了SARS、甲流、H7N9的救治工作。当1月21日,拜泉县人民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团队的“集结号”吹响,他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按照职责分工,第二天起,苏建华就和医院副护士长李春艳等同事,不顾自身安危,下乡排查开展流调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当县发热门诊成立后,作为急诊科主任的苏建华担当起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急先锋,作为发热门诊的专家组成员,他详细过问每一个患者,细心查看每一个CT片子,认真分析每张检验报告单,合理安排岗位人员。2月初,有1位疑似的新冠肺炎的患者就住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苏建华立即投入工作,熟悉病史,查看检查、化验结果,观察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鼓励患者,一天下来,他沉着冷静地指挥着,忘记喝水,忘记吃饭,直到完成一切检测才离开。苏建华仍然反复叮嘱当班护士仔细观察病情,不能松懈。连续多日昼夜工作,汗水模糊了双眼,湿透了全身,嘴唇有些干涩,眼睛微微泛红,脸上流露出了无法掩饰的疲惫和憔悴,困乏的他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微信图片_20200329163220.jpg

苏建华不但要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的二线值班更是要指挥急诊科的工作,门诊医生的电话不断打来,“苏老师,有个病人从广州回来的,轻度发热,血结果正常,CT结果是……要怎么处理呀?”、“苏老师,这个病人是武汉回来的,咳嗽,但血常规正常,肺CT正常,要不要留观呀?”是的,临床诊断标准就那么几条,可是临床上症状往往亦此亦彼、非此非彼,让医生们难下结论,担心患者不是阳性,被医学隔离反而引起感染,又担心漏掉一例阳性患者造成更多人的感染。每天苏主任要接无数个这样的电话,嗓子干了,声音哑了,他全然不顾,依然耐心细致解答每一次询问,为了保障每一个就诊人员的安全,他已经连续工作40多天,吃住在医院,每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发热门诊、急诊科依然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00329163223.jpg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卫健委随时都在更新诊疗指南。作为县医院专家组成员,苏建华每天都必须抽时间认真学习的《新型冠状肺炎诊疗方案》的每一版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边工作边总结,避免漏诊、误诊。每天与团队坚守在发热门诊的最前线,接诊、带领发热病人做系列检查、询问病史、研究发热病人的肺部CT片,晚上还要研究发热患者的临床表征及症状特点,面对不断进入隔离区的密切接触者,他要随时观测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和专家组成员研究诊疗方案,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已是常态-----

疫情防治和急救工作两不误。近年来,在拜泉县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苏建华的努力下,县医院急诊工作走在了齐齐哈尔全市前列。去年3月,建起了45平米的抢救室和60平米的留观室,设有ABS高级床位6张,均为软封闭室独立空间。积极购进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仪、血液灌流机、心脏监护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快速心肌标志物监测设备、视频喉镜、电动心肺复苏机等先进设备,可接治各科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近几个月来,依靠电动心肺复苏机和血液灌流机,拜泉县人民医院已经抢救了5名冠心病室颤病人和11名药物中毒患者,抢救能力实现了飞跃。

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拜泉县的抗“疫”一线,像苏建华主任这样的医者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前线,不分日夜,不畏辛苦,不计报酬、不计生死,义无反顾的主动冲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疫情不退,他们决不后退,继续为保护人民群众、夺取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而无怨无悔的战斗着。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