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哈尔滨3月30日电(记者 王吉珍 通讯员陈思思) 被誉为特警霸王花的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女子特警中队长董巍。工作中,她在与人民生命安全为伴的同时,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疫斗争中与死神共舞,用自己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曲冰城女子特警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感人赞歌。

董巍,从警15年来,在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大冬会执勤、十九大安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维稳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中都留下董巍忙碌的身影,她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公安部授予灾区群众满意公安特警,荣获哈尔滨风采女性、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30余次。在全国特警比武中,她们的代表队荣获团体射击第一,全能第四,她被誉为飞毛腿、女铁人等称号。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她第一个向组织申请参加一线战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不拍难,听党指挥,哪里需要就冲向前,人在抗击疫情的阵地就在。”铮铮铁骨的誓言,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最响亮的誓言。
出征·逆行在前
在冰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全市进出口的服务站、火车战、飞机场等人流密集地作为重点部位严防严控,董巍又一次选择“逆行在前”,第一时间带领女子辅警大队全体队员,赶赴疫情防控最前沿,每天昼夜战斗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作为队长,董巍要对每天的工作细化分工、合理编组、安排勤务,带领队员对乘坐飞机来的旅客,开展优质化、精细化、温情化的贴心服务。

3月1日,从深圳飞来的航班来了3位俄罗斯客人,不熟悉登记流程而又语言不通,表情十分焦急。董巍立即上前凭借着自学的俄语和手势与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要转往黑河,及时对接相关人员把他们送上去火车站的巴士。告别的时候,三位俄罗斯客人向董队竖起大拇指,一个劲说“哈拉绍,丝芭细巴!(好,谢谢!)”。事后他们还写来感谢信,说“冰城女警抚慰了他们在灾难面前一颗焦躁的心。”董巍说:“这里虽然危险,但我们女警要发挥自身优势,用耐心细致地工作让中外旅客感受到来自冰城这座城市的温暖,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50多天来,董巍和姐妹们用汗水和付出换回了旅客的交口称赞。在留言簿上,写满了国内外游客对她们的赞美之词,称她们是最值得托付的人民卫士。
坚守·责任在肩
“防护服、脚套、手套、护目镜......”每天早六点在机场3号门,准能看见董巍时刻关心同伴们如何做防护准备工作,千叮咛万嘱咐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一般早上5点我们就从市区集结出发了,早点到机场留出更多时间把防护服穿好。保护好大家的安全更是我的责任。”董巍说。之后,她还要从头到脚,认真检查每一个着装完毕的队员,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让她们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而且大量接触旅客,也让她们平添了很大压力。但是,面对困难和压力,董巍临危不惧,认真细致的防控好每一个细节。

在困难面前董巍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为队员们树立了一名党员的典范。董巍与爱人虽然在不一样的岗位,但是,肩负的任务是一样的坚守。除夕前夜,在生态环境局工作的爱人也接到了次日返岗的命令,董巍和爱人相对无言,但是,内心却充满同样的一种坚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各自奔疫情防控一线疫。,告别的一瞬间,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的丈夫一下子把董巍抱在了怀里,对她说:“媳妇,我们不怕,坚守,等待我们回家。”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董巍也止不住泪水,结婚这么年了,她没能给丈夫做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感恩他每一次的理解,理解一个警察的选择。如今,他们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繁忙的工作后他们会互通微信,相互留言,相互惦记。
初心·无悔芳华
特警岗位上,让多年的实战训练的董巍练就了一身特战本领,也练就了在困难面前的坚强。多年的高强度训练,使董巍的身体形成了多处创伤,右腿诊断为十级伤残。可是,防“疫”战斗打响后,董巍还是带着她至今未愈的伤腿咬着牙投入到战斗中去。

从警以来,董巍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从一名优秀的女子特战队员、追逃巾帼先锋,锤炼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基层党员干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巡特警事业。在特警队期间,她曾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特别是在“清网行动”期间的一次追捕中,只有90斤的她竟第一个冲上去,徒手将体重180多斤并手持尖刀负隅顽抗的逃犯摔倒在地、上拷制服,被战友们敬佩地称之为“董哥”。她的拼搏精神和实际行动深深影响感染着身边每一位战友。
一路走来,董巍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勉敬业、戮力担当。哪里有重任、有险情,哪里就有她战斗的身影。无论组织交给董巍什么工作,她都坚决服从命令,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退缩”这个词语,永远都是马上执行、做到最好、干到极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上,董巍和战友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