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山东潍坊4月16日电(记者张汉信、王海珠)潍城区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工作,推出“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

在于河街道新伦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红星农场,记者看到,农场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疫情防控期间,红星农场刚刚建成的猕猴桃创新基地,成为了放心蔬菜配送服务站,每天为附近15个村和8个小区配送爱心蔬菜近十吨。


于河街道腾飞社区副主任、南伦村负责人刘新峰 :“前段时间,我们合作社成立了爱心服务队,积极与大棚种植户对接,这样既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卖菜困难问题,又解决了我们整个于河辖区20多个村的买菜难问题。目前我们合作社正在积极复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早出效益,更好更快地为群众带来福利。”

疫情期间送蔬菜,疫情缓解兴产业。潍城区新伦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南伦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建设有50亩的红星农场示范地。他们以农场为核心,实施优质花菇扩繁和猕猴桃培育,带动辐射周边农户种植和就业,形成稳定的产业支撑,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自从我们合作社成立以来,不管是土建还是栽苗都是优先考虑我们村的贫困户,优先解决他们的就业务工问题。”刘新峰介绍道。

南伦村村民 刘雪峰:“跟着合作社一块儿干活儿,工资比较稳定。而且这个合作社是党支部成立的。我们在这儿干活儿也很放心。”
目前红星农场一期建造猕猴桃示范种植区、亲子农事体验区、2个花菇发菌棚、6个出菇棚、分拣包装加工区等,通过土地流转、返聘务工、产业带动等扶贫模式,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