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疫情下的“五一”小长假 不寻常的出行路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5月5日辽宁大连电(记者王同文 李学坤 通讯员滕云 祝宸豫)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对于铁路旅客运输来说,是一场不平凡的假期。如何严格落实列车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旅客乘降组织,列车全程严格落实体温检测、车厢消毒等防控措施,配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同时做好列车服务等各项工作,为旅客打造安全、舒心、畅通的出行体验是大连客运段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出乘行车日记》

4月30日,“每一名旅客都是我们的家人”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142.jpg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广州的气温已经攀升到31℃。大连客运段担当的广州开往大连T370次广州站一位白发苍苍的大爷推着轮椅上的大娘,引起了列车长祝诗杨、实习车长曲海东的注意。祝诗杨迎上前去接过大爷手里的轮椅,曲海东车长接过大爷手里的行李。经了解,他们去往绥中,因为老伴腿脚不能下地行走,正愁着怎么才能给妻子背到卧铺车厢里面。党员王兆夫,听到后立即告诉大爷:“大爷您请放心,我来背大娘上车。”本来卧铺车厢通道就很窄,加上体重偏重的大娘,此时背着大娘的王兆夫确实是有点吃不消,时不时的叮嘱大娘要抓牢他。列车长祝诗杨、曲海东在后面用手扶着,从车门口到车厢里,看似很短的距离却是举步艰难,直到给大爷、大娘安顿好,他们才放心的离开。一路上列车工作人员给与两位老人诸多照顾,下车时老人感动的一直说着感谢。

5月1日,列车上“临时妈妈”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147.jpg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庆“五一”。大连客运段担当的G3721沈阳站开车后,乘务员陈立欣在车内巡视中发现一个刚做完手术的婴儿在车厢啼哭,原来孩子的姥姥和妈妈带着刚出院的婴儿回家,婴儿由于疼痛一直哭个不停,妈妈也因为照顾孩子生病了。陈立欣得知后在车上当起了临时“妈妈”。她为婴儿的妈妈调整了席位以便更好的休息,她抱着孩子哄着逗着直到孩子熟睡。列车到站前她帮着提行李,也让车长帮忙联系车站照顾三人出站。 母女俩连连称赞陈立欣的服务,冲她竖起了大拇指。

5月2日,细心帮助感动旅客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152.jpg

大连客运段担当的K681次旅客列车北京站始发,安全员高晓林在站台上巡视的时候发现一名年龄较大的坐在轮椅上老人被家属费力的推行。高晓林立即上前讯问老人具体车厢,并把老人搀扶到铺位上,将其轮椅收放好。由于老人腿脚行动不便,乘务员刘茜每过一段时间去讯问是否需要帮助,搀扶去卫生间、帮忙打开水及冲泡方便面,一路上的细心帮助深深地感动了老人。

5月3日,贴心服务全程守护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308.jpg

大连客运段担当的T132次锦州站17车迎来一位重点旅客王阿姨,王阿姨走路不方便需要拄拐出行,17车乘务员苏晓红将阿姨扶上车并且送到座位上,还帮扶王阿姨上厕所,为她打开水,王阿姨下车时又提前扶阿姨到门口等待下车,苏晓红一路上对王阿姨的照顾不仅感动了她本人,也感动了周围旅客,旅客们都对她连连称赞。

5月4日,旅客遗失的10余万元,严谨的乘务员将“完璧归赵”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302.jpg

大连客运段担当的D7633次终到丹东站后,乘务员张晓倩终到巡视车厢时,在4车13A座席发现黑色双肩背包一个,立即找来列车长刘洋到场后清点包内物品。包内现金人民币4513元,港币960元,笔记本电脑、浪琴男表一块,宝石手串等物品,还有裸钻一颗。列车长通过客服联系到失主,失主自述,自己是做宝石生意的,因自己疏忽大意,下车时把包落在车上了,他认为,背包根本不可能找回来了,除了现金,这颗钻石市面售价达10万元,其他的物品加起来也有5万多元,在家人的提醒下,他试着拨通了客服电话。没想到列车工作人员帮他保管起来了,还主动联系到他。刘洋联系丹东站派出所民警,共同等待失主。19:35失主满头大汗赶到丹东站,用颤抖的双手与列车长,乘务员及警察共同清点确认所有物品,失主对列车工作人员拾金不昧的精神,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表示万分感谢。

5月5日,乘务员“小姨”贴心服务

微信图片_20200505180159.jpg

大连客运段担当的D7717次列车大连北开车有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宝宝,还拿了很多行李,乘务员王佳洋立岗时看见这个情况,急忙跑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行李,让孩子妈妈全心照看小宝宝,途中妈妈去卫生间时,王佳洋充当了一次孩子的“监护人”,帮着照顾小宝宝,对孩子妈妈进行安全宣传,防止小朋友车厢跑动误伤。青堆到站,王佳洋把母子俩安全送下车,小朋友还笑着和“小姨”挥手告别。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