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5月14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高辉 苏广鑫)商场喇叭噪音影响居民生活、下水井盖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停车位被商户侵占影响群众停车……每当有这样的琐事,老百姓首先想到向社区反映。不少社区职权范围内的小事陆续给解决了,但日积月累,留下来的都是让百姓烦心、社区犯难的“硬骨头”。
如何能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让基层“难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克东县通过党建引领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找到了开启基层治理之门的金钥匙。
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克东县委、县政府充分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印发了《关于开展“吹哨报到”工作的实施方案》,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响应处理机制,重点围绕市政管理、平安建设、重点工作三大类22种情形,通过实行“三级筛选、六步闭环”工作法,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整合部门资源,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克东县民政单体楼多年来环境脏乱,院内道路年久失修,一直是这栋楼里130户居民的共同“心病”。今年4月,网格长在入户走访排查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反馈到社区,社区及时上报克东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吹响了“希望有关部门帮助维修改造”的“哨声”。
“哨声”一响,克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即响应,前来“报到”。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制定改造方案,争取资金100余万元,栽植花木美化环境、维修楼体、实行院内道路硬化,居民住户纷纷拍手叫好。
无独有偶,克东镇保安社区党总支也吹响了他们的“哨声”。辖区内第二中学东墙外的平房区由于缺少垃圾箱,导致积存了不少垃圾和渣土,不仅影响环境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居民希望政府能妥善解决。网格长在“吹哨报到”微信群中筛选到这一情况后,及时通过社区向克东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吹响了集结哨。
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将这一任务分派到了克东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接到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后,城管执法大队立即安排环卫站工作人员到场勘查确认,出动钩机和翻斗车及时清运了所有垃圾渣土并加放了垃圾投放箱,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据了解,四月份以来,克东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共接到了6条“哨声”召唤,只要社区需求“哨声”一响,他们即刻到现场“报到”解决问题。听“哨”指挥、闻声而动,不仅是克东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常态,也是该县首批承担相关职能的21个部门的工作日常。

“选派‘报到’的部门直接对接社区,办理成效与年度党建考评挂钩,这样的机制有效推动了部门资源下沉,真正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记者在克东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吹哨报到”工作启动后,克东全县6个社区积极响应,针对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进行收集、筛选,最终形成了以“占道整治”“排水治理”“电路维修改造”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第一批“哨”。有人“吹哨”不能没人“应哨”。在群众“吹哨”后,网格小区首先“应哨”,对群众“吹哨”事项进行筛选把关,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并向居民反馈处理结果,不能解决的向社区反馈。社区接到问题反馈后,运用四方议事、5+N平台、县直部门网格平台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镇党委,镇党委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反馈到克东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职能进行“派单”,按照项目内容分配任务,并要求限期解决。

“哨声”就是民生。为“报好到”“办好事”,让群众满意,克东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社区“哨子”越吹越精,部门“报到”又快又准。
宏博小区门外停车位被商户侵占摆放障碍物,影响群众停车,城管执法大队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清除占道物质;路边大树被风刮断,园林处派人到现场处理,将折断的树枝剪掉,半小时内排除了安全隐患;永久煤场后平房小桥下垃圾渣土堆积较多,环卫站人车齐出动,仅用2个多小时就清理清运了所有垃圾和渣土……
克东县“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很快见了“真章”,克东全县首批筛选出的483个难题,目前已解决481个,还有2个正在处理中。随着一批批“应哨人”走进社区,来到居民身边,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正逐步解决,克东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渐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