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内蒙古包头市5月21日电(记者 王庆祥 任景林 摄影 陈娟)5月20日,包头市暖阳和煦,空气中弥漫着草原特有的自然甘甜与清香,于天际相连的草原上几百种的野花随微风飘逸,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天堂之美。记者一行走进包头市九原区,在区宣传部同仁的引导下,来到了区‘初心残疾人辅助服务中心’这个中始建于2019年12月并投入运营。中心分为4大块:

① 生产加工车间。在工作间里,记者看到六七位身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将生产好的洗衣液分装、上盖、打包 、装车,这是九原区助残项目之一,
② 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开拓残疾人就业新思路,电商新领域。这560件成品包装后将通过快递服务,送到线上购买洗衣液的顾客手中。在这生产过程中,记者关注到的是拧瓶盖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工人刘斌全却做得格外认真,当他发现记者在观察他的时候,他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和手势比划着告诉记者:“不拧紧可不行-会洒”。就这么一句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话,在这种特定场景听到真的是一种暖流,也体现了残疾人员做事的担当,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责任。
③ 洗车服务中心,负责人何树向我们介绍了正在洗车工作的,一米八左右壮实的小伙子,他是一名二级智力智障人士,工作特别积极,而他的主要工作其实是洗车。可服务中心所有的工作他都积极努力的去参与,并且做的都非常认真。残疾人服务中心为了宣传企业文化,扩大知名度。特意增加了便民流动洗车服务,他们每天会开着一辆挂有“九原区初心残疾人辅助服务中心便民流动洗车”横幅的面包车到周边洗车,他们对每一辆车都做到精致细微的服务,还会把服务中心主营的玻璃水或洗衣液送给车主免费试用,赢得顾客和社会的好评及信任。何树说:“中心计划再添置20辆流动洗车设备,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更多的是在现有7名残疾人就业基础上,还能再帮助安置40多名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中心还准备给这些残疾人士都交上社保,解决他们日后的养老生活之忧,为他们提供更多保障。”九原区残联负责人说,“通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我们希望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参加适宜劳动,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走出家门,能够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提高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展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在这间300多平米的服务中心内,记者看到的是他们乐观、积极、认真、努力的生活态度。政府在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成为了他们的另一个家。何树笑着说:“今年疫情期间中心放假,他们都跑过来问;多会能上班啊?他们特别喜欢来这里,有的人下班了还拿着中心的宣传册去发放,这种场面真的特别感动,家长们也反映孩子们来了这里更有自信了,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了相对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④培训班,九原区以培训为突破点,提升残疾人实用技术,从而带动残疾人就业。2019年九原区残联在开展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后,与沙河办事处育才社区共同打造了残疾人手工艺品工作室,并积极与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乌日力格老师协调沟通,于2019年11月中旬接了第一笔制作500件蒙古族头饰的订单,实现由培训带动就业,使残疾人真正走入社会,展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第一步。
2019年以来,九原区残联共投入30余万元开展了六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惠及410名残疾人。2020年,在残疾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的基础上,九原区残联将积极协调市残联、各专门协会等各类电商平台,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打造残疾人网红直播带货的新思路,全面提升九原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