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北京5月27日电(记者王同文 赵小月)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获得者,农民张青彬提交议案,他认为自从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国民教育素质明显提升,失学、辍学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把高中教育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是高中入学难问题迫切。由于进入高中需要通过选拔性考试,受招收名额限制,很多初中毕业生在这次考试中被淘汰,辍学走向社会,迈入高中接受教育成为一道障碍。

二是辍学带来社会隐患。青少年在高中阶段接受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时期青少年正是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接受进一步基础教育的黄金年龄,这部分学生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学习,势必造成宝贵的生源浪费,同时,容易让这些人生尚未定型的辍学青少年在社会中误入岐途,成为社会治安与管理当中的重大隐患和不确定因素。

三是我国人口红利将尽,急需补充高素质人力资源。近些年,我国赖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弱,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口质量,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时期的长远发展,形势逼人,推进高中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张青彬代表说,一是抓紧谋划,纳入规划。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社会调研,拿出意见建议,谋划措施方案,上报国务院,力争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列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指导各地创造条件,尽早尽快落地实施。
二是加紧建设,率先启动。针对当前高中入学难突出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委,尽早出台专项文件措施,动员鼓励各地创造条件,积极加大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公办高中为主导,按照辖区人口和入学人数预测分析,抓紧加大校舍扩建、新建步伐,加大高中阶段教师招聘力度,确保有条件地区,尽快启动实施高中义务教育。
三是就近入学,提升水平。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针对今年高中入学工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提前指导各地认真搞好情况研判,提前深入科学分析研究,抓紧统筹,安排好足够高中学位配置,全面确保不发生高中阶段失学、辍学、入不了学的现象发生,并作为一项教育考核管理硬性指标,抓好跟踪管理和情况反馈,为推行高中义务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政策倾斜,督促落实。根据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后需增加的费用预算,国家教育部门应会同财政等部门及早联合下发国家指导意见,并将高中阶段免书本费、学杂费等费用负担统筹考虑,指导各地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督促检查,确保落到实处,为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实施创造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