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4日黑龙江七台河电(记者聂盛良 通讯员黄晓慧 王长辉)近年来,黑龙江省勃利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出实招,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举全县之力,抓重点、补短板、惠民生,重点打造了天兆百万头生猪等县级主导的大型扶贫产业项目,通过推动产业引擎发展巩固了脱贫成果,促进贫困户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勃利县大四站镇福兴村村民沈永福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脑积水和心脏病,孩子又上初中,一家人仅靠7亩多土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今年,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他来到勃利天兆猪业集团永峰养猪场,应聘了一份外勤的活儿,每天负责进出猪场车辆和场地消毒等工作,每月3000元的稳定打工收入,让沈永福实现了脱贫增收梦想。“来到天兆集团公司来打工,比在家种地强多了。我每月满勤能挣到3000元,一年能挣到36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地款,全年收入40000元,有天兆集团做后盾,我们老百姓奔小康就有希望有奔头了”,沈永福乐不可支地告诉记者。
勃利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项目属扶贫项目,同时也是省百大项目之一, 是实施百万头生猪产业扶贫项目的主体单位。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60亿元以上,目前天兆百万头生猪项目采取扶贫资金建设、天兆公司租赁的方式运营。一期工程已建成永恒荣光、双河永峰、大四站曙光、小连等四个现代化种猪场。现有存栏猪13904头,存栏种猪1万余头,累计实现扶贫收益1875万元,通过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给予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固定收益等方式统筹用于全县脱贫攻坚,累计带动4200余人贫困人口户均增收2000元。
勃利县大四站镇悬羊河村农民王金福告诉记者:“天兆集团通过政府给我们2000元公益资金,给我改善生活,买吃的、买穿的,对我帮助很大”;农民井海金也感激的道出了心声:“天兆集团给我们救济的2000块钱,对俺们老俩口也是很大的帮助,买点米、买点面、买点药了,这就挺好了。”
扶贫扶到点上,帮困帮到根上。除了扶贫项目每年上交的扶贫产业收益资金,助力贫困户致富外,公益岗位的设立,也让一些贫困户有了新的出路,特别在疫情防控时期,一些贫困户圆了就业梦,成为了疫情防控“守护者”。

勃利天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宇介绍说:“去年,勃利天兆向政府预交扶贫资金630万元,今年年底将再上交扶贫资金1300万元。今年政府和天兆共同投入再建设,投资16亿元左右,明年我们给政府上交扶贫资金将达14000万元甚至15000万元”。
巩固脱贫有方法,增收致富有指望,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为了做强做大生猪产业,今年,勃利县畜牧产业园二期基础项目建设申请省百大项目获得批准,规划建设5栋种猪舍,12栋育肥舍,饲料加工厂,洗消中转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现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将于上半年建成投产,勃利县一百万头生猪战略目标生产将于2021年底实现。
勃利天兆集团百万头生猪产业项目,让扶贫产业发展有保障,巩固脱贫有底气,群众致富有奔头儿。从今年开始,勃利县政府与勃利天兆公司30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也正在全速推进中,计划2022年末出栏育肥猪100万头,产能达200万头,2023年出栏200万头,产能达300万头,2025年出栏300万头,与之配套的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等产业生产项目也在规划设计中,目前屠宰场建设用地已经征用完成,其他项目选址已经完成。

勃利县政府副县长白雪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县围绕‘畜牧强县’目标,以天兆300万头生猪项目为引领,加快百万头生猪育肥项目二期的项目建设,积极推行生猪代养工程,帮助贫困户依靠生猪养殖实现小康,让生猪养殖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将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源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