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桂西北新冠“战疫”中的尖刀队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团队建设纪实

图片1.jpg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在研究“抗疫”方案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4日广西河池电(记者 覃新强 通讯员 田文游)在桂西北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有这样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他们始终以“厚德,精术,惠民”为宗旨,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以其良好的团队风貌成为医院的一面旗帜,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他们就是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据统计,该科成立5年就获得医院及上级部门表彰5 次,荣获11面锦旗,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又被群众誉为“战疫”中的尖刀队。

搭建平台,打造“学习型”队伍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一定独具天赋,但一定是善于学习的团队。“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医学知识和高超技能,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团队的每个人除了正常上班外还要有个人自学能力持续提升计划,按照自定的计划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呼吸内科张秋荣主任对记者说。

图片2.jpg

呼吸内科这支年轻充满活力的医护团队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有新作为就要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此,呼吸内科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营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呼吸内科的微信群里每天会推送相关的学习内容,分享工作中专业知识和护理心得。按照“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标准要求自已,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注重学习的内容,一是学政治理论,增强党性意识。二是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三是学医德医风,强化队伍作风。并积极发挥科室医护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努力营造学业务、钻业务的良好氛围。

在人才紧缺情况下,呼吸内科不断外派年轻医师及护士到区内外医院深造学习。仅2019年,该科共选送3名医师和3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共发表论文2篇,正在进行市级科研〈〈支气管镜检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课题,正在开展“现场快速检测(ROSE)”新技术的应用;开展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爱岗敬业,塑造“奉献型”科室

在呼吸内科医护团队的字典里,没有任何索取,只有无私的奉献;在他们的工作日程表中,没有节假日,只有昼夜不停地轮班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际,呼吸内科自然成为疫情阻击战的“尖刀队”。呼吸内科主任张秋荣率领科室团队向医院请战到一线。从大年初一医院启用疑似新冠肺炎留观病房开始,为坚决完成上级及院领导布置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他连续倒班;为节省物资,他穿着厚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吃睡全在留观区。疫情期间,他兼任河池市、金城江区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金城江隔离留观病房建成后,他又兼任留观病区组长,不仅承担留观病区的值班工作,还要负责全院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会诊和疑似病人的转运工作,从年农历二十九至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他未能休息一天,一直带头冲锋在抗疫战斗的临床一线。

图片3.jpg

大年初一,呼吸内科的战士们坚守隔离留观病区

张秋荣牵头着手制定防控预案、参与筹备隔离病房的建设,不断更新新冠肺炎诊疗、防控方案,熟练掌握新冠肺炎诊疗操作、防控流程。驻守金城江隔离留观病房阵地长达60天之久。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家庭于2016年荣获“河池市最美家庭”称号,2017年荣获“广西最美家庭”称号。他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个身患重度贫血10年之久,长期靠输血维持生命妻子的丈夫。当他穿着厚重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隔离留观病房巡查,看到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时,他想起躺在病床上的妻子,眼泪在防护目镜遮罩着的眼眶里转动着流了下来……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从接到上班通知起,呼吸内科全员迅速到岗,没有一人掉队,全科进入“备战”状态。被称之为巾帼“铁人”的唐利磊护士长把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在除夕当日,向医院提交第一封抗击疫情“请战书”,成为市三医院第一批进入可疑病例留观区的“战士”,担任留观病房护士长。

图片4.jpg

张秋荣主任和唐利磊护士长在隔离留观病房查房

大年初一,医院隔离留观病房进来第一批疑似病例,唐利磊成为第一批进驻留观室的护理工作者,从中午进入直至第二天下午,在隔离留观病房内,因为害怕浪费稀缺的防护服,她一直没有进食,也不敢上厕所。“那一晚,我望着发亮的白炽灯,想了很多很多,包括生死”。唐利磊笑着对记者说道。在抗疫一线,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无畏,只有身临其危险环境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恐惧。

为了节省那套紧缺的防护服,在少吃禁喝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的情况下,铁打的身子骨抵抗力也会下降。唐利磊病倒了,打着吊针,吃着药,她的眼睛有些浮肿,视线受阻。但是,这是一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战斗,在医院隔离留观病区这个战场上每巡走一步,都是一种坚强的驻守,作为护士长的她必须严防死守看好作战阵地。她就这样带病坚守60多天,为人们呈现一个“女本柔弱,从医则刚”的案例,从而获得巾帼“铁人”的美誉。

精益求精,成就“技术型”先锋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件自然而平凡的事,一生中要重复亿万次;呼吸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人不可能没有呼吸。新冠肺炎病毒就是要让人停止呼吸。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团队在疫情阻击战中像一把“尖刀”深入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的战场,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阀门”。

图片5.jpg

呼吸内科团队给患者做手术现场

常言道,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呼吸内科不断提高科室专科技术水平,抓好科室人员的专业和三基训练,保持医疗技术的先进性,达到人有专长、科有特色的品牌建设,保证科室医疗活动的惯性运转。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把好诊断关、治疗关、各种操作关、急危重症抢救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攻关。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增强科室科技创新发展的后劲。经常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现场分析、现场演练,由科内技术骨干操作示范,广泛开展练兵活动,掀起了学习操作技能的热潮。

2017年11月5日凌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耳鼻喉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手麻科等多科室联合协作,成功将一名7个月婴儿吞入气管的异物顺利取出。

当天晚上,7个月大的小熙在跟表姐玩耍时,玩具上的小部件突然飞到他嘴里,顺着嘴巴落入气管,家长急忙将小熙送至医院抢救。到医院时,孩子面色苍白,嘴唇、指端稍有紫绀,体质已虚弱。市三医院医务人员立即为小熙进行了CT检查后认为,小熙的状况非常危急,必须马上手术。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后,该院决定由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手术麻醉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联合为小熙进行急诊手术。手术在食道镜下进行,因声门充血水肿,用食道异物钳夹取异物左侧铁丝,右侧铁丝嵌顿较紧,根本无法夹出。为避免过度牵拉导致食道出血,医师们当机立断,改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电子镜检查及手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将小熙气管里的异物取了出来。

卡在他声门的是长约1.8cm,未端带2根分叉铁丝的二极管,让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格外震惊。原来小熙在玩耍发光翅膀时,翅膀断裂,二极管脱落飞入小熙口中。

临床上气管异物并不少见,仅今年前5个月,呼吸内科就为近10位患者开展呼吸道的取异物术,异物种类五花八门,以鸡鸭骨头、花生米、豆子、玉米等最为常见,患者有男也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

时代在召唤,战“疫”已检验。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团队的覃柳菁护师、潘振雷主治医师等“尖刀队”的战士,他们把还未满月的儿子交给家人,驰援当时疫情较为严重的都安瑶族自治县。还有科室副主任黎晓萍、主治医师梁友,主管护师宁诚柳,护师谭水娟、覃珍、韦海鸥医生等队员一直冲锋在抗疫最前线,用生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阀门”,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