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记桓仁满族自治县桦树甸子村建档立卡户村民高殿琴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先扶精气神”,把贫困群众心烘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共频共振,提升脱贫的内在动力,“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有身体勤,思路清,才能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高殿琴,是桓仁满族自治县桦树甸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名普通妇女,今年52岁。当我们入户调查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她刚从五味子地里喷洒农药回来,在屋里的一边放着喷洒农药的喷雾器。三间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用农村话讲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墙上贴着建档立卡户的明白卡,旁边悬挂着穿着婚纱的结婚照片。我们的入户交谈就从这张照片开始。
21岁时她和本村最能干的小伙子张益庆成家了,村里人都称赞她们是天生的一对,婚后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但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张益庆在一次外出打工过来的路上遭遇车祸,造成左眼失明,神志障碍,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当时女儿只有12岁,儿子17岁,都在学校读书,一下子家里就如同天要塌下一样,所有重担都压在了高殿勤一个人身上。加之为能给丈夫治病全家又举债十三万余元,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高殿琴只有一个信念,“再难也要干活挣钱,不能被别人瞧不起”,就是这么朴实简单的观念支撑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挑起全家农活的重担,春季往山上的地里运化肥等农资一个人用小车每次拉两三袋,五公里多的山路每天往返几十趟,多次累的晕倒在路上被村民扶起送回家,孩子们心疼她,想放弃学业来家里帮她,都被她呵斥拒绝,用她的话说,“孩子们只有读书将来这个家庭才会有希望,不能被别人瞧不起”。
种植五味子是个用工量很大的活,一年365天很少闲着,春天和夏天需要剪旁根,洒农药,除草和掐尖,秋天还需要摘果,凉晒。为了出售五味子果实能多收入一部分利润,她自己秋天在野外山里搭建个木棚子,自己
晾晒以减少烘干加工的费用,十几年来每年秋天的一个多月,她都是住在山里晾晒五味子的木棚子里,秋季寒冷,蚊虫叮咬是她的常态生活,夜里还要起来翻动晾晒的五味子,
谈及这些年家里的收入情况,给人明显的感觉她是那样乐观向上,表示现在日子好多了,去年五味子收入了三万多元,平时自己在村里打工还能挣三千多元,预计到年底外债基本能还清,今后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另外这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2014年她家被甄别定为精准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夫妻二人和小女儿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每年一万多元,每年村委会联合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为她提供种植化肥和技术指导,平时村委会和本村种植大户经常去她家地里手把手传授种植方法,镇里民政部门每年都把她家列为重点资助扶植对象,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为她的孩子联系协调就业岗位,用她自己的话说,“有党和国家的帮助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山里的贫困农民要有自己的志气,不拖国家脱贫的后腿”
高殿琴这个朴素的农民不就是扶贫先扶志的最好诠释吗?
短暂的走访交流,我们感慨万千,我们更加坚信,有我们党力度空前的扶贫政策,每一个贫困农民都能像高殿琴一样,自强不息,长中国农民的志气,“不能被别人瞧不起”全社会群策群力我们就一定会取得这场扶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采访撰稿人:
桦树甸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唐革非
桦树甸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赵俊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