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7月5日海南白沙电(记者申成勇 通讯员胡立前)培养黎族医药人才,传承黎族文化精髓。近日,为期6天的首届黎族医药非遗传承研修班培训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黎族医药技术培训基地顺利举行。

▲胡义芬为学员讲解病例书写及诊断配方
为弥补海南黎族医药学习者的知识短板,充实黎族医药理论体系,本次研修班的培训内容包括黎族医药概述、黎族医药发展史、黎族医药民间应用等,并从医理、药理、诊理、病理、治理、方理、护理等专业角度解析黎族医药。同时,讲师结合了黎族医药千年的言传身授,临床带教的方式加以教学。旨在让民间医药师们能用理论结合几十年的民间实践经验,找到黎族医药的精髓,将其发挥到极致,并致力黎族医药人才梯队的建设,为海南黎族医药的发展奠定基础。

▲授课现场
据了解,黎族医药博大精深,药源传统自然,医延传统,独具特色的医理、药理、诊理、病理、治理、方理、护理,系统性涵盖全科,以独具特效而闻名。黎族民间流传这样一说法,“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找到能治好病的人”。

▲学员认真学习
面对“黎族黎药没有临床经验”的质疑,讲师琼南黎药王胡义芬说:“因黎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很多文化或数据都没办法用文字记载,黎族医药没有临床数据的说法就‘顺理成章’了,而实际黎族医药是有几千年的民间临床应和验方,很多黎族民间医师、药师都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且效果显著,不能因为是民间的就被否定”。

▲考试现场
胡义芬表示,黎族医药与各民族医药共同汇聚成中华医药的海洋,均为各民族先辈用智慧为留下的财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不能让优秀的文化、富裕的精神财富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应仅尘封在史书的扉页里,既然这些财富能造福后代,作为黎药传承就更有必要将其发扬光大。

▲讲师胡义芬(左二)与学员合影
据悉,此次培训及考试,是海南绿康医学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自2019年合作成立“黎族医药技术培训基地”以来,首创开班学习并设置笔试和面试考试。培训讲师有符文林(黎族)、胡义芬(黎族)、符志坚(黎族),均为黎族医药界资深医药师,学员有来自白沙、昌江、东方、陵水、乐东、琼中、万宁等市县。

▲全体师生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