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年中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武汉7月13日电(记者雷世斌  通讯员赵明)7月10日,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年中颁奖盛典在光谷华美达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商会年中颁奖盛典,是为积极参入各项捐赠的企业家们举办的表彰盛典,同时也是为新增的顾问、各分会、会员企业进行授牌仪式。内容分为商会年会消费扶贫、慈善捐赠、抗疫捐赠、书画捐赠、两帮两助捐赠。为防控疫情此次活动只邀请了部分会员单位和个人。

到会的嘉宾和会员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为奉献爱心和具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企业家们的风采。年会消费扶贫慈、善捐赠,积极贡献奖15家,突出贡献奖13家,书画无私奉献奖18位,几十位书画家分别获金、银、铜、创意、传承、人气奖项。抗疫捐赠爱心奖15位,人间大爱奖13位,最佳贡献奖企业9家,两帮两扶积极贡献奖8家,突出贡献奖3家,孝文化分会和红色文化分会的成立和新增会员企业12家,聘请2位权威顾问为商会建设助力。

2.png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雷世斌讲话

现代商会越来越呈现出平台优势并日益显现,商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对企业能起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动作用。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新的一批优秀企业家副会长、会员单位也加入平台组织,为商会的发展增添力量和活力。

在本次会议上,宜昌俏巴人休闲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常务副会长单位;武汉锦绣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湖北车云传媒有限公司成为副会长单位、中楚银金融信息服务(武汉)有限公司、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湖北省景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陶京电商创新中心成为常务理事单位;武汉金药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武汉酒先锋酒业有限公司、武汉帮创科技有限公司、枣阳市灵鹿酒业有限公司、湖北本硕博婚恋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会员理事单位。

一位参会嘉宾在会上讲到,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冲击是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企业家要认清形势,在商会平台引领下根据政策把握方向,踩住节点,对企业战略重新做好定位,依托商会平台向上级部门发出心声,在商会平台上创新发展,当然,商会也要利用平台资源让企业走出疫情的困境,找到长期持久的发展之路。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秘书长劳春建介绍,庚子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面对不期而遇的新考验,突如其来的新挑战,广大会员单位及有识之士积极响应省工商联的倡议,在商会会长的带领下慷慨解囊,倾力捐款捐物,支持抗疫,累计抗疫捐款捐物700余万元,年会消费扶贫15万元,慈善捐赠30万元,“两帮两助”20户。举办《翰墨寄深情,书画送英雄》活动省内外的70余位书画名家参与。网络浏览量达45万,20余万人参与了投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部分书画作品赠送给了李兰娟院士及金银湖医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坚定的与全省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发挥着带头示范作用。 
6.png
会议现场

抗疫期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倡议下商会积极响应号召,捐款捐物。捐赠抗“疫”是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凝聚善念,善心和爱意汇聚成汩汩暖流,在春天的神州大地奔涌流淌,为抗疫增添力量。商会分别获得上级主管省工商联颁发抗疫突出贡献奖和表扬信。

商会会长雷世斌表示,当前,湖北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民企兴则经济兴.湖北兴,民企强则经济强.湖北强。民营企业是湖北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思”,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广大会员企业,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全面恢复。在省工商联的领导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推动我省文旅融合的大发展。

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在建党99周年之际举办表彰活动,为发挥商会党建引领作用,守初心、记使命,团结凝聚商会力量,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开拓创新勇于践行。为助推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商会会长雷世斌、执行会长陈帮勇、王攀、颜朝晖,常务副会长李中鹏、谭德金,副会长霍琳、夏燃柱、刘兆欣、陈玉生、叶汉联、曾文泽、张其华、张国富、刘政、任杭、吕燕、黄百通,融媒体分会会长蔡梨生出席。新增会员企业和受表彰的企业和个人,由劳春建秘书长带队的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得到商会副会长湖北华徽律师事务所霍琳主任支持。得到武汉唯根净界胡磊总经理支持。媒体现场直播摄影支持湖北电视台团队,友情演出湖北大鼓占建刚老师及团队,歌唱老师周星及团队,共同参与了本次颁奖盛典。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