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讷河7月14日电(通讯员刘金华 郑爱权)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讷河市有关部门获悉,讷河市8834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办公室主任张玉宝高兴地说:“赤松茸蘑菇产业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讷河市是全国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土质肥沃,气候冷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讷河市委市政府选准适合讷河种植的赤松茸作为扶贫产业,从2016年选项到今年已种植赤松茸3400亩,是全国最具规模县域赤松茸种植基地。
赤松茸又名酒红大球盖菇,原产欧美,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菌味纯正,口感良好,可预防高血压、延缓衰老、增加免疫力。2016年讷河市经考察引进,开始就精心组织,高位运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温和、市长李传柱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讷河市发展赤松茸产业工作意见》,及时将赤松茸产业列入了《讷河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成立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办公室,保证赤松茸产业健康发展。
2018年,兴旺鄂温克族乡永久村率先成立讷河市利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齐齐哈尔市劳模、村党支部书记梁魁梧的带领下,11户农民入股投资22万元,种起了100亩大球盖菇。梁魁梧为打开销路带领社员不辞辛苦去北上广开辟销售市场,年底纯利润五十万元。大球盖菇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社用工全部倾斜于本村贫困户。全村62户贫困户,5户被吸收入股,各获得扶贫贷款2万元,年末保底分红两千元。17户没有劳动力的农户每户每年合作社效益补助500元。剩下的40户参与食用菌种植,每户年收入600到2000元不等。18户贫困户没花一分钱都住进了幸福大院,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完美“双赢”。实现当年产业当年脱贫的目标,其合作社成为讷河市项目带头人,当年就带动讷河市11个乡镇,4个农林牧场发展到1000亩。

为了给利民食用菌合作社插上翅膀,市扶贫办及时助推合作社升级,投资扶贫资金1065万元,利民合作社投资150万元在讷河工业园区成立产业园。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冷库1700平方米,厂房3200平方米,现有设备肉丁机、炒锅、杀菌冷却机、灌装一体机、平衡输送机等设备23套,6月末即将开张营业的产业园,年可加工赤松茸鲜菇1000吨,主要产品有盐渍菇、烘干菇、赤松茸酱菜等,这样,一等菇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南方市场,二等菇加工菜肴,三等菇可加工蘑菇酱、蘑菇粉,保证赤松茸产业链条延伸和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
和盛乡南阳村徐景富因病致贫,是建档立卡的精准贫困户,在讷河市扶贫办支持下,徐景富爱人李翠梅于2018年成立了讷河市屹阳食用菌合作社,乡政府为屹阳合作社提供8亩林地、基料及菌种,带动23户贫困户就业,每户贫困户均能年增收近万元,李翠梅不仅自己家脱贫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奔小康。
如今,拥有120万亩林地资源的讷河市,赤松茸种植基地已经遍地开花发展到57个,今年种植面积达到3400亩。讷河市不断为赤松茸产业加油鼓劲助力,今年4月14日,讷河市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邀请黑龙江省农科院食用菌体系首席专家张介驰,副院长倪淑君主讲,市里将专家课件录制视频在全市从事赤松茸产业圈用微信群传播。同时,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凤君、徐晓东、吴春梅三位本地专家及技术能手,网格化深入到食用菌栽培田间地头全程技术服务。现在,二克浅镇红星村和通南镇吉庆村种植户独立制菌获得成功,能自己培养菌棒,讷河市明年有望菌种自给。
为给赤松茸产品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讷河市举办赤松茸主题菜品烹饪大赛,市餐饮协会全力参与支持,启动平台资源,对接了3个供应全国的酒店半成品大型生产企业,目前已经成型佐餐、馅料、搭配主料等6款产品。制作赤松茸产品宣传册,公众号及招商PPT、H5,注册“溢菇美”商标,组织招商订货会。开展直播带货,讷河市副市长王刚在黑龙江卫视录制《幸福私家菜》《劳动最光荣》节目,黑龙江省举办“约惠初夏 龙江购物节”等直播活动,关注人数达4万人,带动销售额7万元。讷河赤松茸技能大赛邀请了黑龙江省电视台等媒体参与,讷河市融媒体中心直播团队全程直播,赛事还吸引了全国各地10多家媒体报道,销售合同总额900万元,吸引意向资金1800万元。据讷河市赤松茸产业办公室主任张玉宝介绍,下步赤松茸产业扶贫要将赤松茸产业园壮大升级,带动全市赤松茸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