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湖北通城7月16日电(记者雷世斌 通讯员孙薇 王振鹏)2020年7月12日至13日,为了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发挥通城特有的地缘、资源、政策优势,推动通城县和会员单位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组织了全国性高级别专家团,赶赴通城县黄龙山考察调研,为黄龙山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升级给出专家建议,助力会员单位打造文旅龙头企业。
专家团成员包括: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秘书长张合军;中国创新策划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席、“点子大王”何阳;中泰晟华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滨红;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专家组组长、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刚强教授;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雷世斌;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杨俊枫;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咸宁市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夏燃柱;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秘书陈弘业;咸宁市文化产业商会秘书孟瑶等。
12日下午,专家团到达通城天岳黄龙山风景区建设项目部。会员单位、湖北黄龙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强详细介绍了黄龙山的自然人文资源与产业特色。黄龙山景点是以黄龙山为主峰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山系,为湘、赣、鄂三省交汇处,交通便利。十里长湖一山一谷,一江一流,皆有不同的景致和情调。其水上观光、漂流开发价值显著。

在许总的带领下,专家团深入调研体验黄龙山景区特色与基础设施建设,对黄龙山有了直观了解。当天傍晚,就推进通城县文旅融合和文化产业发展议题进行了第一次交流会。
湖北黄龙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强介绍了黄龙山项目的资源情况与开发进程。黄龙山地理位置优越,各区域分层发展,并且资源丰富,但主体还是处于原生态状态,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希望联合社会各界协同开发利用。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秘书长张合军对许总的超前视野与文化情怀非常敬佩。他认为还需要增加一些体验、互动的内容,从而提高人们的参与性和传播性。例如开展茶马古道、中药瑶药、索道等方面的创意互动活动,从内而外打造黄龙山文化品牌。另外,要用科学规划,有针对性的招商,形成多方共赢。
“点子大王”何阳老师提出:如果换位思考,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人带来幸福。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理念,可以考虑把全球各地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资源集中至黄龙山。把黄龙山打造成全世界的地域文化聚集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应当深度思考“当你希望如何让人主动找上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创意方法宣扬它”。
中泰晟华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滨红和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专家组组长张敏博士先后发言,指出出黄龙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发展问题,应该站在策略方向上思考,积极打造“活景区”,利用动漫等形式塑造品牌、IP,创建产业链,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项目内涵和外延,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协力建设景区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13日上午,在许总带领下,专家们实地考察了黄龙山的竹海、瀑布等自然景观和资源,还来到了黄龙山湘、鄂、赣交界处的著名抗日战争遗址天岳关,领略了先辈“气壮山河”的气概。在此地,大家目睹了山顶风力发电机阵的壮观,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景观与人文的交融,正如诗中所讲:“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专家们表示:需要分析当地的优势与不足,设定有目标的战略策划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当地产业。

当天下午,专家团参观了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考察了黄袍山,调研革命历史传承与红色文化旅游的结合。

调研结束后,通城县政协副主席桂瑞仁代表该县四大班子,组织专家团针对黄龙山开发举行了项目座谈会。

(左二为桂瑞仁副主席)
桂瑞仁副主席首先对通城县和黄龙山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通城是中国“中三角”的地理中心,区域位置十分优越,经济发展态势不错。地势为盆地,环境宜人。没有特定的自然灾害,是一个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当地有上市公司和一批骨干企业,产业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程度与挖掘空间。为了可持续、绿色发展,通城县近年来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希望带动通城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黄龙山是通城禀赋最好的文旅项目,拥有资源和服务,但缺少创新思路与项目,欢迎专家出谋划策。

(右三为张合军秘书长)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秘书长张合军提出:当地的区域优势明显,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例如在客源上,不仅要吸引本地游客前来,更要吸引湘鄂赣三地游客过来。其次要把“体验经济”做好,并且要出奇制胜,做独一无二的。例如把竹产业、竹文化发挥到极致。可以在多个产业融入竹产品与竹文化。把特色融入方方面面,从而成为爆点,打造出知名度。张秘书长强调:“要用心做事,细节决定成败。”

(右三为何阳老师)
中国创新策划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席、“点子大王”何阳提出:经过这两天的实地调研。最大的感悟是黄龙山遍地都是优势,需要提炼出最重要的优势特色。应从“广告”和“发挥自身特点”这两块进行合力打造,提高知名度。目前发现最具有突破口的一点是:当地缺乏文创纪念品。如果一个地方没有持续的记忆点,我们就会很快忘记。何阳老师强调:“策划要具有独特创意,并脚踏实地的做事,这样才能推动项目发展。”

(左二为张敏博士)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专家组组长张敏博士认为:黄龙山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政府高度重视,具有打造亮点项目、发展文旅产业的突出优势。黄龙山文旅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当按照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湘鄂赣地区重点旅游风景区目标要求,坚持高端化全面布局,特色化重点突破,宽领域的社会应用,大规模的集中吞吐,高效益的持续发展。聚焦文旅IP打造推广、优势资源整合利用、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充分依托黄龙山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黄龙山文旅特色品牌影响力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通过发展理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应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引导新消费、发展新经济,成就新典范。

(右二为薛滨红副总经理)
中泰晟华智慧科技公司薛滨红副总经理提出,我们要抓住重点做事情,做到专业化。如若不能把东西做到极致,建议把资源都放到一个平台上。当地可以重新规划产业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并推行专业化产业领域的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刚强教授基于其长期战略设计研究,代表湖北省产业商会产业战略分会提出:打造“竹韵黄龙山、生态地球村”的三层级产业战略设计体系。一、顶层战略定位:黄龙山作为区域重点景区,必须结合咸宁市整体战略规划“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进行战略定位。建设中部康居养老核心“绿芯”景区,打造全球唯一“生态地球村”二、产业创新策略:与各大行业融合创新,以产业项目资源+策略创新引流。用教育医疗及衣食住行刚需引入消费者。三、具体实施路径:首先聚焦打造咸宁联通世界的“竹韵窗口”;然后把黄龙山核心文脉横向延展,吸引国内外资源共建生态地球村;联通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地项目的建设实施。采用我们的星云战略原创“一张精准函、一套战略级PPT、一套战略设计案”击中决策者内心,吸引客商来访调研并签约投资入驻。

(右二为雷世斌会长)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雷世斌会长进行了总结陈词:对于各地政府招商引资,要高度关注“引智”!只有先“引智”,规划出一流的产业定位与系统化策略,才能有效“引资”。要清楚自身定位,思考区域发展需要什么。做好项目,要有长远眼光,持之以恒努力去践行。要有前瞻性,探索打造未来的风口,才会更有竞争力。最后用四个词总结:高端引领,重点突破,产业落地,价值呈现!他表示,将会充分调动商会各方面的资源,推动会员单位黄龙山项目的建设和壮大,助力通城县的高质量发展。
通城县政协副主席桂瑞仁对专家们的献言献策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大家的指导和支持,特别对郑刚强教授提出的系统战略高度认可。他希望湖北省产业商会产业战略分会汇总专家意见,提出政策建议案,供县委县政府上会研究,努力把黄龙山打造成本县文旅龙头企业和区域重要项目。













